分享

2015年中国动漫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分析【图】

 昵称37009808 2016-10-08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 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动漫产业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也是中国政府列为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现在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研究其发展前景和发展规律及其产业化对当 代社会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

    广义的动漫行业不仅包括漫画、动画、轻小说、游戏(ACGN)还包括下游衍生的文具、玩具等周边、二次元社交平台及内容交流社区等,完整的动漫行业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中国动漫产业链

数据来源:互联网,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内容选自由中国产业信息网( http://www.)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动漫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一、新媒体是中国动漫起飞契机,动漫行业将迎质的飞跃

    传统观点认为,国产动漫乱象丛生,存在着如下问题:1.重量轻质水平差,内容低幼化;2.题材单一:局限于教育、童话;3.渠道堵塞,播出率低;难以盈利,依赖政府补贴。因此,动漫行业正向发展遥遥无期。但事实上,中国动漫行业起飞契机近在眼前:以移动互联网/智能电视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媒体将使中国动漫行业发生质的改变。

    一)借鉴日本动漫起飞史

    日本动漫的兴起及市场规模扩大与日本当时的新媒体——电视机(尤其彩色电视)同步。日本动漫的兴起以 1963 年 1 月《铁臂阿童木》的上映为标志,并在 70~80 年代进入了黄金发展期,而这与日本当时的新媒体——电视机(尤其彩色电视)普及率高度同步。

日本动漫兴起与当时的“新媒体”——电视机(尤其彩色电视)普及率同步

数据来源:日本内阁府,MDRI,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纵观日本动漫发展史,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动漫出现很早:1902年出现漫画,1917年即拍出第一部动画片,但是此后 50 年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日本动漫的真正起步,是 1963 年手冢治虫作品《铁臂阿童木》开播,开创真正意义的日本动漫。原因在于手冢治虫开发了一套适应当时新媒体——电视机的“手冢治虫模式”: 1)独特的“口动、眨眼”系统,2)“有限动画”的低成本制作体系,3)将热门连载漫画改编为动画并销售周边产品的商业模式,4)提高内容质量,满足全年龄需求。

新媒体带来日本动漫新模式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二)人口经济催化剂助力日本动漫发展

    日本动漫发展也与当时的人口经济因素相关:按照世界各国的经验,人均 GDP 超过 3000美元,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接近或超过 5000 美元,文化消费则会出现井喷。日本人均 GDP 在1972年超过 3000美元,1976年超过 5000美元,恰与其进入黄金时期对应。

其他催化剂刺激日本动漫起飞——年人均 GDP

数据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其他催化剂刺激日本动漫起飞——年工作时间

数据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三)中国动漫起飞契机

    参照日本动漫起飞史, 中国动漫的起飞契机与发展条件同样与媒体渠道、人口/经济因素息息相关。

中国动漫传统媒体渠道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1、中国动漫的传统发行渠道主要为电视台和院线两种
首先,下游之电视台方群体高度集中:全国共 31家卡通频道占到所有频道青少类节目收视总量的83.98%;在所有卡通频道中,收视率又集中于前四家:中央、金鹰、卡酷、嘉佳,CR4=60%。其次,这些主要卡通频道采购量占比高,其动漫播出比例高达85%以上,因此具备较强议价能力。

全国卡通频道结构

数据来源:央视索福瑞,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卡通频道收视率分布

数据来源:央视索福瑞,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典型卡通频道动画播出与收视比率

金鹰卡通频道
卡酷少儿频道
嘉佳卡通频道
动画播出比例
91.78%
89.35%
85.03%
动画收视比例
91.82%
94.51%
55.30%

资料来源:央视索福瑞,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2、中国动漫发行新渠道:新媒体,新机遇

    新媒体渠道的兴起与繁荣给中国动漫行业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动漫的新媒体发行渠道如下图所示:

动漫的新媒体发行渠道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其中新媒体之内容提供商的主体在线视频网站集中度较低、前几名竞争非常激烈CR4=50%,CR10=90%。 而关键在于,新媒体发行渠道对动漫内容的需求量约为传统媒体的 69倍:从有效播放时间看,传统电视为 34 亿小时/年 ,在线视频网站为 886 亿小时/年;从播出内容中动漫类比重看,由于手中年龄差异,传统电视播出动漫比例为 5.7% ,新媒体为 15%。目前新媒体正处于跑马圈地时期,对于包括动漫作品在内的内容制品高价收购,对国产动漫网播权出价 30万元/集,与传统渠道形成鲜明对比,新媒体为中国动漫行业发展提供重要契机,行业腾飞可期。

    互联网对动漫行业需求的影响,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1)新媒体渠道对内容要求更细化,提高对动漫需求:各视频网站都开辟了专门的动漫板块;2)新媒体下动漫具备社交属性满足社交需求,如弹幕、漫展、动漫社区等;3)新媒体提供动漫衍生需求,如手游、端游等。

互联网对动漫行业需求影响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四)更多人口/经济催化剂利好中国动漫行业

    中国家庭规模逐渐减少,城镇化率不断上升;第四波婴儿潮将至;城镇、农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都不断上升,这些人口&经济催化剂都利好中国动漫行业发展。从文化产业发展的两个关键时点看,中国人均 GDP 在 08 年超过 3000 美元,11 年超过 5000 美元,从经济标准上已经达到了动漫产业发展的时机,此前发展迟缓主要由于传统渠道——电视台的堵塞。未来在新媒体渠道的高需求之下,中国动漫行业高速发展可期。

中国家庭规模与城镇化率

数据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中国第四波婴儿潮将至

数据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城镇、农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上升

数据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中国动漫行业总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二、中国动漫行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中国是动漫产业发展得很早的国家,也曾一度成为国际动漫的领头羊。但是近几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却差强人意。一直是拥有广阔动漫市场的中国,其国产动画在本土的市场份额却不大。国产动画年产量将近仅为日本的1%,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的动漫市场份额中,日本动漫占了60%。欧美动漫占了29%。,中国本土动漫只占不到11 %。中国动漫市场几乎80%的盈利流人海外,国产动画可谓陷人一种尴尬的境地,这种情况应该使我们反思。

    一)缺乏原创,题材古板,存在抄袭

    据对“最受欢迎的动漫形象”进行调查,国产动漫就只有孙悟空榜上有名。自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的动漫产品无论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制作流程大多能看到国外动画的影子,例如九十年代末的《宝莲灯》。然而近年来出现了动漫抄袭现象,中国“原创”动漫《高铁侠》实则抄袭了日本动漫《铁胆火车侠》,这部号称中国本土原创的大力之作竟与日本动漫的《铁胆火车侠》有甚高的相似度,唯一区别就是《高铁侠》采用了3D效果,而人物贴图也变成幼齿形象。除此之外,国产的《大嘴巴嘟嘟》仿照了日本动漫《蜡笔小新》,还有国产的《心灵之窗》也是涉及抄袭日本动漫《秒速5厘米》。事实上,中国并不缺乏题材,民族众多,地域广阔,五千年来沉淀传统文化足以满足我国动漫产业的需求,就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大闹天宫》问世时,也是震惊世界的。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动漫始终局限于“寓教于乐”的传统制作框架当中,主要针对低龄群体,往往忽略了了青少年和成人的动漫需求,然而青少年和成人群体往往是动漫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由此,对国外动漫产品的过度模仿,缺少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对传统制作模式进行革新是我国动漫产业缺少市场的原因之一。

    二)缺乏动漫产业的高端人才

    动漫人才供不应求时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得重要原因之一。根据中国艺术家协会卡通艺术委员会的统计,我国动漫产业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约为15万人,而实际从业人员仅在1万人之间。而这仅为韩国动漫从业人员的三成左右。2005年7月我国第一批动漫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只有1500人,到2007年毕业生也不过万人,动漫人才供给已经严重失衡。正如产业的瓶颈是人才,人才的出口是教育二据统计2004年中国已有100所以上的高等院校开设了动画专业,到目前为止已增至200多所。但是,这些高校很多都还不具备培养动漫人才的条件,有些甚至打着“动漫专业”的旗号,实际上却没有教授专业的动漫课程。参差不齐的办学条件,各高校对于动漫专业的教育定义也是相当模糊。对于动漫教学的专业老师资源匾乏也是动漫产业教育方面的难题。教育培养模式陈旧,缺乏系统的教育管理,师资匾乏导致动漫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不高,再加上这些毕业生还存在“眼高手低”的通病,动手能力差和理论知识不扎实,当投人到工作时,往往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

    三)没有形成完整合理的动漫产业链

    所谓的动漫产业链,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以电影电视传播为拉动效应一一带动系列产品的“开发一生产一出版一演出一播出一销售”的营销过程。以美国迪士尼公司为例,迪斯尼的经营业务主要包括了电影制作、媒体网络、主题公园、和消费产品这四大方面,基本囊括了整个产业链中各项环节。据数据表明2012年迪斯尼实现营业收人422.78亿美元,其中电影制作业务营业收人58.25亿美元,仅占公司总营业收人的14%。而在营业利润上看,2012年迪斯尼公司总营业利润99.64亿美元,其中电影制作业务贡献的营业利润仅7.22亿美元,占比7%。由此可以看出,迪士尼重要营业利润并不全是来自于动漫影视业务,而主题公园,销售消费产品和媒体网络等衍生产业才是迪士尼公司的利润只要来源。所以当一个产业链越完整合理时,其利润往往也越高。

    三、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

    1、注重原创,革新创作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重视原创的力量,才能展示出动漫作品的价值和活力,而因这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渐而带动整个动漫产业的发展。过去的国产动漫产品借助海外动漫产品的影响力,盲目效仿,试图在本土市场占一席之位,有的产品甚至严重到涉及抄袭的地步。我国动漫想要在国际动漫市场立足,就要先保持清醒的头脑,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理念的同时,也要防止过度模仿抄袭的事件再次发生。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悠远的传统文化、文学洋溢的秀美、璀璨的民间工艺、多彩各名族的风土人情、雄韬武略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创作素材广泛。然而我们也因走出“寓教于乐”的传统创作框架二重点指向低龄群体,导致一直以来动漫创作题材范围狭小,也就是围绕着魔幻、历史、小说改编、青春等范围徘徊,得不到各年龄层的喜爱。对注重本土原创,扩大取材范围,传统创作模式革新,显然将成为一种必然。

    2、建立产业链条模式

    当一个产业链越完整合理时,其利润往往也越高。动漫产业中真正盈利的环节就在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上,合理地对衍生产品进行开发,可以延长盈利时间,而对于动漫的再创作也提供了经济保障,实现动漫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我国可以扩展动漫衍生产品,如音像制品、电影、书籍小说、各种游戏、玩具、动漫形象模型、服饰、饮料、保健品、袜业、鞋业、文具等等都能开发成动漫衍生品,还有主题餐饮、漫画咖啡馆、主题公园等旅游产业及服务行业等等。调查显示,2006年仅上海、北京、广州三地的13岁至30岁人群的动漫消费就达13亿元之多。在20岁以下的大中小学生中,87%的人群购买过动漫相关产品,未来3年至5年内将是动漫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显然在中国市场建立产业链模式是可行,而且在当代到处充斥着“洋产品”的中国而言,为了促进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建立产业链模式也是当下迫切之举。因为只有赚取相当的利润才可能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然而大量“洋动漫”占领了中国动漫市场,又根据动漫产业自身的弊端,再不有所革新,滞后甚至产业萎靡还将持续,致使国内动漫市场不断丧失。

中国动漫衍生品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中国年人均 GDP(人民币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3、完善动漫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动漫人才

    针对目前国内的动漫教育体系,不统一不合理的教育方案,也没有系统专业的教科书籍,使之会产生“放养式”的教育局面。应提倡“产一学一研”的教育模式,政府更要加大对教育的投人,对各大院校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应该创新教学体系、调整管理模式、完善配套设施,为动漫从业者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和多层次的教育平台,以满足对动漫人才多层次的需求。也应该是把传统的理论教学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更贴近于技术方面的培养。还要坚持因材施教,实行不同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动漫事业培育出各方面专业人才。只有培育更多动漫人才,才能提高动漫产品的质量,提高国际竟争能力,才能摆脱滞后现状,带动动漫事业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