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尧坊船屋究有多少未解之谜?

 永不凋零蓝莲花 2016-10-08


 


 

南城县天井源乡尧坊村,有一幢“船型古屋”,远近闻名。整个船屋不仅形状像船,船头、船尾、船仓、甲板等这些大船才有的特征在船屋上也一应俱全。罕见陆地尧坊船屋也为后人留下一串串未解之谜?

 据了解,这幢大房子建于清代中晚期(又说是明末),占地面积约10亩,有房108间。其少见的有两间主厅,东西并排,大门上同样挂有“大夫第”字样的匾额。门窗处,钩花烫金无处不美;梁椽处,石刻木雕无处不精;雕花柱、木雕板门上,花鸟鱼虫、人物故事无不栩栩如生……




        有人说,这两座主厅是宁氏叔侄两人同时盖的,东边是叔叔的,西边是侄子的,两人在福建贩盐为生,发达后还乡大兴土木,耗资了十几车官银。据江西知名考古学者陈江介绍说,这幢神秘的船型古屋,印证了明末清初民间帮会组织“洪门”发祥于南城这一学说。


    

陈江曾查阅大量清宫秘档,翻阅众多的地方志史,各种洪门会簿歌诀和明益藩家族以及有关的谱碑铭等文献史料。


考证出“洪门”是由居住在江西南城县的明益藩罗川王、永宁王等宗社成员骨干约于1644年秋季,在江西抚州南城县(旧属建昌)洪门镇华林峰华光寺首次结盟。这一系列极具“洪门”文化色彩的船型建筑的浮出,无疑为“洪门” 起源南城说增添了有力的佐证。


大门正对面有一处红石旗杆石,上阴刻“光绪甲午科、举人宁文琳” 宁文琳为宁氏后代。


 整个建筑形状独特,从屋后西山东瞰,只见古宅如船形迎水向南行驶,在南城县实为罕见。



 尧坊村一直流传船形古屋埋藏着大量天地会的宝藏。村里的老人至今还记得船屋主人为后代寻宝而留下的藏头诗中拣出的八个字:'地下三尺、佑吾子荫。 '这八个字无疑是在说宝藏的去处,但是100多年来,很多人无数次在这古宅院落里'掘地三尺'了,至今还在寻寻觅觅,但就是没有宝藏的踪影。主人黄惠楼究竟把宝藏藏在哪里了呢?



 2006年的一天,尧坊村发生了一件离奇的怪事,一个隐藏了近200年的秘密才终于被揭开。每年的4月,江西都会进入绵绵的雨季,从来不漏雨的黄氏宗祠竟漏起雨来。为防止山墙倒塌,村委会决定派人检修。

     

请来的工匠爬上梯子,轻轻地将天花板一块块地打开。突然,他惊恐万状、连滚带爬地从楼梯上跑下来,连声惊叫:'蛇、蛇、大黑蛇' 天花板上怎么会有蛇?随后,村里找来胆子大的人,一手拿手电,一手握渔叉上去抓蛇。他小心翼翼地爬了上去,在手电光的照射下,果然看见墙壁上有两条大蛇一动不动。



    

他再仔细观察,这才看清楚,原来是一幅壁画,左右两边各有一条飞龙,中间是一座宝鼎!这幅'双龙争鼎图'用黑墨绘成,每条龙长约4米,宽约1米,左右两龙口含明珠、双目如炬,争夺居中的宝鼎。虽历经100多年,依然栩栩如生、清晰可辨。在中国古代,龙是真命天子的形象,宝鼎更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平民百姓家中不得私自刻画。


 船屋中36个天井、72个地漏、108间房屋似乎在向我们暗示着什么?文物部门的108间房的结论并没有包括储藏室和一些暗室,船屋结构如此复杂,屋屋相通,暗房像迷宫一样遍布其间,并且可以断定,迄今为止,绝对有为数不少的暗房还没有被发现,而宝藏就在那里面。


只是,自古以来,藏宝人都是智慧非凡的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令后人不明所以。而宅主'反清复明' 的志向也和密室里的宝藏一起凝固在这座奇特的建筑中而留存下去了。。。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信息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