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养生:痰多、咽喉肿发病原因?面部的临床表现?该如何诊断?

 水木年华138 2016-10-08

痰多又称“多唾”。这一症状在《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中均被称为“肾虚多唾”,表现为自觉口中痰液较多,或有频频不自主吐痰的症状。

肾虚水泛型

痰多且黏稠,头昏目眩,心悸气短,动则尤甚,甚则脐下悸动,舌质淡,苔白滑,脉弦滑

发病原因:

此病多因身体向来虚弱,加之久病失于调理,致使肾阳亏损。阳虚而失其温化之职,则上泛而痰出。

脾胃虚寒型

痰多且黏稠,脘腹痞胀,纳谷不香,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质胖淡,苔白腻,脉濡弱。

发病原因:

由于恣食生冷,或过服寒凉药物,或久病失于调养,致使脾阳不振,故上逆而痰出。

面部临床表现

中医养生:痰多、咽喉肿发病原因?面部的临床表现?该如何诊断?

1 倦怠乏力2 头晕目眩3 面黄少华4 痰多黏稠,舌苔白

痰多,该如何诊断?

中医养生:痰多、咽喉肿发病原因?面部的临床表现?该如何诊断?

温情小贴士

感到多痰时,一定要多喝水,因为水能稀释痰液,湿润咽喉。而如果痰多黏稠,不易排出,就更需要多喝水以利于把痰液咳出来。

自我按摩 按摩丰隆穴,治疗痰多数它灵

中医养生:痰多、咽喉肿发病原因?面部的临床表现?该如何诊断?

丰隆穴有化痰、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是中医针灸中最重要的化痰穴。经常按摩此穴,能够化痰湿、宁神志,还可治疗头痛、眩晕、便秘等。

中医养生:痰多、咽喉肿发病原因?面部的临床表现?该如何诊断?

以食指指腹按压穴位,每日早晚各按一次,每次1~3分钟。

眩晕:配风池穴。

痰多咳嗽:配膻中穴、肺俞穴。

百合蜂蜜饮

做法:将百合洗净晾干,与蜂蜜拌匀,入锅隔水蒸熟。

功效:百合与蜂蜜同食,有润肺止咳、祛痰的作用。

百合60克

蜂蜜30克

预防痰多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番茄、芦笋、苹果等,且口味要清淡。

辛辣油炸、鱼虾等海鲜类的食物不能吃,刺激及煎炸的食物最好少吃,因为它们会加重咳嗽、咳痰的症状。

二、

咽喉肿痛,是指咽部红肿的症状。因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又称“喉痹”,历代医学文献中还有“嗌肿”“喉风”“乳蛾”“喉痈”等名称。

肺胃热盛型

咽喉红肿,灼热疼痛,有咽喉堵塞感,且下结核疼痛,伴高热,口渴欲饮,咳嗽痰黄,口臭,舌红,苔黄,脉洪大且跳动迅速。

发病原因:

多由嗜食辛辣炙煿,肺胃蕴热,循经上扰咽喉,气血壅滞而致。

热毒壅闭型

咽喉肿胀、疼痛剧烈,说话、吞咽困难,颌下结核疼痛;伴有发热,头痛,脉跳迅速,苔黄,舌红。

发病原因:

由于脾胃积热化火,上扰咽喉,蒸灼肌肤,血肉壅腐而致。

面部临床表现

中医养生:痰多、咽喉肿发病原因?面部的临床表现?该如何诊断?

1 发热头痛2 神疲乏力3 舌头发红4 咽喉肿痛

咽喉肿痛,该如何诊断?

中医养生:痰多、咽喉肿发病原因?面部的临床表现?该如何诊断?

温情小贴士

预防咽喉肿痛,要做到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夜卧早起,避免着凉。此外,还应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寒受热。

自我按摩 按摩经渠穴,还你一副金嗓子

中医养生:痰多、咽喉肿发病原因?面部的临床表现?该如何诊断?

按摩经渠穴可肃降肺气,缓解咽喉肿痛,同时对治疗咳嗽、支气管炎、哮喘也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养生:痰多、咽喉肿发病原因?面部的临床表现?该如何诊断?

伸出左手,掌心向上,用右手给左手把脉,中指所在位置即是。

用拇指指腹揉按经渠穴,每次4~5分钟,每日2~3次。

咳嗽:配肺俞穴、尺泽穴。

中医养生:痰多、咽喉肿发病原因?面部的临床表现?该如何诊断?

中医养生:痰多、咽喉肿发病原因?面部的临床表现?该如何诊断?

做法:绿茶用热水冲泡,再加入大黄、石膏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效:清热泻火,消除咽喉肿痛。对外感热病、流感、小儿痄腮肿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多吃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如猪蹄、鱼类、豆类等,均有利于咽炎损伤部位的修复。

少吃或不吃煎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油条、辣椒、大蒜、胡椒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