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解字说文,欢迎您收听今天的国学解字节目。 如果要学国学,首先要研究汉字,否则你连门都进不来。国学的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楹联字画,都是以文字承载传递的,不懂汉字,如何接收这些信息呢? 有人说,我会听就好了,那叫文盲,海外这样的文盲孩子多了。光靠听,获取的信息量远远不够,汉字是以象形为特点的表意文字,不是拼音文字。一个古字尽管你不知道它的读音,但通过字形可以大致了解它的字义。 韩愈说“文以载道”——文字的作用是承载信息,传递信息,是个信息载体。这就有一个承载量的问题,同样一个信息符号,它承载的信息量有多大?是2G,还是2M,二者可相差1000倍。其次,是传递信息的有效性问题,是全息的,还是部分的?文字所载的信息直接可以流入我的心里,还是必须要通过一个中介来转递呢?这决定了你能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接过圣贤传递的火炬,直接向最接近道的高度迈进。 好了,闲话少说,开始解字。从哪一个字开始呢?一元复始,就从元字开始吧。大家拿出笔来,在纸上写一个元字,没有笔的在手心上写一个元字,看着它,我们来解字。 “元”字在《康熙字典》里挺难查,它在子集的儿部。儿就是人,郑樵《六书略》说:人象立人,儿象行人。解字必须会拆字,汉字是由偏旁部首等部件,像榫卯结构一样组装起来的,古代医卜星相里有测字的,凭的就是拆字获得信息的本事。 元拆开,上二下儿,二人之义。仁也是二人,将心比心,由己及人之义。所以元的第一个意思就是仁,元者善之长也。 1、仁,不说仁慈,慈者与乐,悲者拔,是仁的作用,但不是仁。天地之大德,所以生生者也,在天为元,在人为仁。这股生生不已的动力就是元,故称元神、元气、元精,天地由此定位,万物由此化醇。 2、始,万物的开始,元始。元始天尊是民间信仰的初神,一年的开始——元旦,一国的开创者元老、元勋,考试第一名叫状元。总之是万物之始。 中国的思想也是由元开始,叫心物一元,天人合一。其实元就是一的意思,只不过老子爱说一,孔子爱说元,孔子赞周易,讲元亨利贞,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所以中国文化也称元文化,孔子著的《春秋》又叫元经。 第二种拆字法,上一点,下面兀,地面凸出的地方叫兀,突兀。兀上一点,即最高处之上的意思,天之上为元,元极即无极也。在人体指首(脑袋)故称一国之君为元首。台湾106岁故去的毓老认为“中国文化就起源于这一点,没点这一点的时候,为喜怒哀乐未发的中,一点下去,就是发而皆中结谓之和。我们追求的是喜怒哀乐未发的中,一旦那一点下去,就“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我们就要效法天地去做事了。 元字的本义有两个一个是仁,一个是始,其他的都是引申义。 汉字同音即同义,故元原源三个字同义,都是开始,源头,根本、最初的意思。 好了,我们今天的解字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下一次节目时间再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