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猎桔自习室(ID:liejuzixishi),作者:希凌。 男友在创业系列共3篇文章,还原一个普通创业者X先生的真实经历。希望让你对创业这件事有更真切的认知。 X先生目前任某创业公司CTO,Y小姐是创业投资圈的运营妹纸一枚。 前两篇传送门: 男友在创业(中):资本寒冬里辞职创业,我是这样做死一个项目的 这是最后1篇,enjoy:
第2次创业,X先生的角色从CEO变成CTO,阿楠是CEO。 吸取第1次创业的教训,他们在项目的选择上,更关注用户需求,市场规模和商业化。而不只是自己喜欢,自己想要。 他们做的项目属于文娱领域,市场足够大,产品直接切交易,运转起来就有现金流。有进入门槛,能建立竞争壁垒。 明确了要做的事,接着到团队组建。阿楠负责找人,找什么样的人是有技巧的。他分析了产品的业务结构和商业模式后,再对应看哪些岗位缺人?找合伙人还是员工?找什么背景的人? 简单来说,一个萝卜一个坑,照着坑找合适的萝卜。过程中,也可能需要拒绝一些不合适的萝卜。
以前我听到朋友说在创业,想着是——哦在创业啊。 我没意识到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身份的差别,反正都是在创业啊。直到X先生创业,我才知道,虽然都是创业,但两者有很大区别。创始人看大局,出大力,分大钱(前提是公司能赚钱),联合创始人配合创始人把事做成。 举几个栗子,
X先生刚刚经历从第一次创业到第二次创业,从创始人到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变化,对此深有体会。 起初,他和阿楠常常因为意见分歧争得面红耳赤,不记得多少次在会议室摔门而出。他觉得阿楠做事过于保守,导致项目进展缓慢。他让阿楠多和媒体打交道,做PR,阿楠认为时候未到,拒绝了。他让阿楠做线下推广,阿楠坚持把团队精力放在线上渠道的搭建上。类似的争吵还有很多。 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小事,X先生才意识到,过去他做错了一件事——没把精力放在对的地方。 有一次,一个投资人下单体验产品服务,因为遇到bug没能支付成功,流失了。那以后,X先生给自己立了一个原则,先做好技术的事,保证不掉链子,再“插手”其他事。 反过来,阿楠以前也喜欢插手X的事,最常见的是催进度,“不就是加一个下拉框吗为什么要做那么久”,“不就是一个支付功能吗为什么总有问题”...他没有考虑到表面看起来一个小的改动,可能涉及背后逻辑的调整等,以为很简单。 我不禁想起以前看到的一个段子,不要站在设计师背后指点江山。每个人都有知识的局限性,合伙创业前提是大家要相信彼此在专业领域能独当一面。 不管是创始人,还是联合创始人,要做对的事,而不是做所有事。不然大家都会累死。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设计、开发,产品上线。他们在豆瓣进行小范围推广,邀请一批种子用户内测,收到了不错的反馈。 这时,一个好消息如期而至——第一笔投资到账。 X先生回忆道,当时兴奋了一阵子,感觉这事还能做下去,也有钱扩充团队了。大家充满干劲。 他们的招人渠道以互联网招聘网站为主,朋友推荐为辅。尴尬的是,公司处于早期阶段,需要独当一面的人,又没有太多资金招人。水平一般的人他们不愿意招,水平好的人不愿意来。 有一段时间里,X先生担起了hr的角色,不断筛简历,面试,筛简历,面试... 他们招到的第一个人,是一个设计实习生,产品合伙人的校友推荐过来的。 招到的第二个人,是一个前端程序员,从一家刚死了的创业公司里挖来的。 招人的同时,产品正在进行紧张的版本迭代。大家每天都很忙,项目却没有明显的进展,这种状态持续了挺长一段时间,他们才停下来思考。
过去,大家认为项目发展的瓶颈是——没钱。有钱了一切就会好起来。 这种感觉很像兼职创业时觉得全职创业了一切就会好起来。 现在有钱了,忽然发现,会花钱其实很难。复盘那段时间的状态,大家都很盲目,朝这儿走走那儿看看 ,不断试错又没有结果:
对创始团队而言,时时是新的战场,快速学习和成长能力至关重要,尤其针对创始人。如今他们正在学习花钱的能力。
X先生创业一年多,遇到、正在遇到很多坎,有时过来了,有时绊倒了再爬起来。 创业不易,这是创业以来最深的体会,X先生说道。 创业中有很多问题,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不要想着“如果...就...” 如果找到一个CTO,产品开发就没问题了;如果找到一个代言人,产品推广就顺利了;如果拿到下一笔投资,公司就有机会IPO了... 现实是——“如果...就...”的过程中还会有很多新的问题,面对它,干掉它。 像个英雄的样子。
从决定写男友在创业系列到写完,大概经历了1个月的时间。中间有过几次和X先生的漫长对话,复盘一些经历时,我们有很多争吵。 也许因为我们不够强大,常常会气愤自己的无能为力。 好在身边一直有一个人陪着一起面对。 我对X先生说,你知道吗?其实我特别羡慕你! 啊?他一脸懵逼。 因为——你有一个我这么好的女朋友啊!233333~ (连载结束,如果意犹未尽也欢迎挪步至“猎桔自习室”查看《有一个正在创业的男朋友是怎样的体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