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同德同失

 发哥07domrg8zi 2016-10-08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这段话传的有点乱,尤其网上各个版本更是一锅粥。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先说明一下,这段话的几个版本,首先挖出来的帛书里,没有“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这一句,然后后边直接是:“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最后也没有“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是在前文的“太上,下知有之,其次……其次……,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个乱,从河上公版开始就乱了,但大致意思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表述的概念有所偏移,几个版本一比较,就可以看出《道德经》流传过程中,徒子徒孙们几种思想的激烈斗争,以及“道”这个概念的鄙俗下流化。我们今天读,可以还原到先秦语境中于看,反正还原到魏晋隋唐,和还原到先秦,难度都差不多。《道德经》同德同失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在《道德经》里,没有“见道”、“证道”、“得道”这种表述,因为这里对于“道”这个概念,开宗明义已经说了,“道可道非常道”。而且,对于“道”的定义,老子也很谦下:“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在前文中讲到“古之善为道者”,也做“善为士者”,前边都有一个“为”字。所以这里讲行道的人,是“从事于道者”。

说“从事于道者”,他们同于“道”,这就是一个“小一”和“大一”的关系,共通,但又独到。它不是说我有了你就没有,或者你有了我又会没掉,不是这么个概念。“道”这个东西,就跟“小电影”一样,我有了拷贝给你,我还是有的。“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当它降格为一种“道文化”的时候,是越传越多的,越多越管用的
《道德经》同德同失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就是不管我们修行到那个境界,只要是“从事于道者”,我们都是同于“道”的。也就是已经在这条大路上走了,现在处在哪一步并不重要

“道种”这个东西人人都有,“圣胎”也是人人都具足,只是有的彰显了,有的尚未彰显,早晚的事,不要紧的。

“德”就是“得”,“得”从手而“德”从心。对于“道”这个悖物来说,“得”就是“德”,只能由心象上得证。这个对于古人来讲,讲述这个道理非常之困难,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应该非常容易理解。但是可惜的是,我们大部分人被物欲所迷,没机会到心路里去转一圈。不过如果我们能够做事情,按照古圣先贤指出的路子走,修成修不成,也就都无所谓了。

“德者同于德……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就是说,只要按照“德行”的要求去做事,就算我们没有见道,“道”也会自己跑上门来找我们的。这叫“感交”。

“失者同于失……同于失者,道亦失之”。就是说,如果我们做一些“丧失”的事情的话,不管我们已经证到了哪个境界,“道”也是照样会离我们而去。这叫“自斩”。
《道德经》同德同失

其实“感交”也好,“自斩”也罢,确实真实不虚。但是我们不需要当做神秘现象去看待,因为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好神秘的,这都是由于“道”这个概念自身性质决定的,所以这一章开头就说“希言自然”,它就是这个样子。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