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与术

 asdf最 2016-10-08

王宗岳说,“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行,快何能为。”但是现在的推手比赛以及武术擂台赛之类的,都是以体重划分级别的,目的是力量相等的运动员较技,以示公平。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目前传统武术对术的漠视是非常严重的。这类比赛拿冠军的基本上都是身壮力大的年青人。比赛中主要的技术是力量,力量是第一技术第二。但传统武术要体现的是四两拨千斤,力量是第二,技术才是第一。

在国家体育科学研究室里做过一项功率“自行测”的实验,是测定人的最大摄氧量的一种系统。功率自行测是给人施加一定的负荷或者是递增负荷,通过人的心率的这种变化,来间接地推算出这人的最大摄氧量。这个参数是代表人的运动的功能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的健康水平,按规定一般60岁以上不做这个测试。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个问题,反证了太极拳是为了搏击的,搏击能力很强,但并不能说明这个人是非常健康的,不能这样划为等号。

 

武术两个字说明了这个问题,武就是一种功力训练。为什么要功力呢,武在造字的时候它是止戈两个字拼起来的,止在古代代表一个人的脚趾,戈当然是武器了。止戈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人拿着兵器在走路,代表着力量、威武与格斗。术是什么呢,就是技术、招法。中国武术老早就定技术与功力训练为规矩了,武术不是纯功力的训练。但是后来人慢慢的强化武淡化了术,只对功力这方面注意了,对技巧方面就忽略了,只武不术了。只武不术就有问题了,术丢了,功力也就大打折扣了,因为术是指导练功力的,慢慢的花架子也遍地开花了。而真正取决胜负的是技巧,所以有绝招之语。那我们现在就要把技术这块挖掘出来,只有“武”与“术”才构成武术。

“武”与“术”的关系:指导、修正“武”的训练核心是“术”, 支撑、施展“术”的基础核心是“武”,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这个招式是干什么用的,劲力走向、实施是怎样完成的,这些要明白并娴熟于胸,做到这点就需要“术”去指导训练。无数人练拳是没有“目的性”地练,或一厢情愿地练,这叫操不叫拳 。为什么会没有“目的性”或“一厢情愿”地练,就是因为没有“术”去指导去修正. 当你用“术”去指导去修正去验证了,就进入了“功力”训练,这叫拳。有武忘了术,有术忘了武是目前练拳人的通病!

比如,太极拳中的“上步七星” 、“懒扎衣”、“高探马”等招式转换时,都有后手帮前手的时候,目的是要求训练贯穿劲使身上力量成为整体,也就是“术”指导“武”的训练模式,当然,也是太极拳隐藏的手法。比如当对方用力推住你的手臂或大力打击你时,你用手接住一捋靠胯关节的旋转,对方感到一种空的感觉,这就是太极拳线路,顺势改变了方向用转动破了他的力量。同样,近距离的折腕一拳把你打得痛跪于地或者当你奋力一拳打在我胸上,在打到胸的同时我全身如工具般的整体合劲把你打来的拳反弹回去,使你跌出丈外等等,这些招法都是武与术的结合运用。所以这些关键点要明白,也是我一直说的:太极拳是技术活!人体的身体结构是一模一样的,把我知道的一种结构转化为一种技术,我能做到,那所有人都能做到!这就是我后来教拳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体系、训练体系。然而, 当今的太极拳界丢失术的指导太多了,太极拳练者就失却了训练目标。但人总是有追求的,只能把目标转移到形而上的太极哲学上去,这是太极拳界的普遍现象。

人与人之间的力量差异并没有像书上写的那么大的。科学研究证明,人的骨头受压力大约在200公斤左右,超过200公斤以上骨头要压碎的。在长期打沙袋、劈砖头等的训练下,骨头的骨膜能增厚起来,但最多也只能承受250公斤的受压力。如果一个人一拳超过200公斤的力量打过去,打在头上,头上骨头碎了,打在身上,身上骨头碎了,所以很多传说不可信。也有人问我轻功到底有没有什么的,能跳多高你可以运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去算。如果是 3米高跳下来,你也可以用物理公式去算,自重加一个加速度,再加上触地面积,你可能不要紧。如果是10米高,自重加上加速度,再加触地面积,那你肯定骨头碎了,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当然,这些力量发出与受力情况,决定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条件,比如打在石板上的200斤与打在软物上的200斤,它们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肯定不一样。比如, 拳击比赛中的重拳能打死人的极少, 因为击中倒下时缓冲了打击力。

在传统武术上,武也可以理解为框架、肢体的规矩,也就是“节节贯穿”之劲力。术,也可以理解为手段和技巧,也就是“节节分家”之招法。武支撑、支持着术,术修正、验证着武,它们是相辅相承的。所以,我一直在说,拆拳讲劲、招式使用就是真正的传授武术,通过理解招式去指导“武”的训练,使一招一式在实际运用中达到“管用”。要有的放矢的练武与术,按照肢体运动的规则,把全身的骨骼拧在一起使受压力只有200公斤的骨架,提升能量,形成一个至刚的框架,整个身体协调一致再利用支点、动力臂、阻力臂等力学原理,从而达到超越常人的功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