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2分享 作者:钟文彬 微信公号:品牌农业 微博:钟文彬与品牌农业 因为干旱和高温,今年的临安山核桃收成并不好。 按理说,产量少,市场稀缺,价格会更高。 但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的山核桃企业销售受堵。 这不是一个特例,这是全国传统农企的一个缩影。曾经的传统农业,销售额大部分来自礼品福利市场,所谓“半年休息半年忙,一朝挣得全年响”。 自从改革风起,团购福利行业一蹶不振,而且我相信,这种一蹶不振绝不是短时的,而是长期的。 大部分的传统农企会死在半路上,如像恐龙世界发生的那场流星雨一样,只有凤凰涅盘的企业才会更好地生存下来。为什么?因为这一次改革,触及的不是皮毛,而是从产品到销售的整个商业模式。 所以,与其再妄想,还不如坐下来好好思考,如何去拥抱变化。我建议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从销售端向生产端去考虑。提几个问题,帮助大家思考吧。 第一, 主流消费群体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如果说政府和单位的采购没有了,虽然消费会减少,但是那些刚需的消费在哪里?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 建议大家关注下近几年电商产品的趋势,家居婴童产品上升得非常快,其背后是具有很强网购习惯的80后都结婚生子了。还有优质优价的产品变得越来越有市场,说明有钱的60,70后也加入了网购的队伍。 第二, 我的产品可以为这些人实现什么价值?听说今年蜂蜜作为喜宴送礼很受欢迎,这就是一个蜂蜜转化自身价值的很好的例子。大家手上的产品,很多的价值是可以挖掘重塑的,关键在与消费者生活的结合点。 第三, 我和消费者真的还是销售和消费的关系吗?曾经的我们不会特别重视每个消费者,大多数的单次消费数据从指尖流失掉了,而没有形成重复购买。建议大家好好学习粉丝经济,把不确定变成确定,把确定的变成恒定。 第四, 面对这样的市场,我的产品需要如何革新?我从来不觉得,一个产品的革新改一改外观设计就可以,而是需要站在改善消费者体验的角度,去思考改变产品的问题。一个小小的创新,甚至可以颠覆行业。比如祖名豆浆。 第五, 你的团队和文化适应变化吗?农企普遍是一言堂,老板不放心员工,事事关心,员工积极性被打击,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这样的企业文化,如何诞生得了创新,即使诞生了创新,又怎么才能让创新存活?拥抱变化,应该从拥抱热爱变化的员工开始。 这一次,农企面临的环境改变,不是低一下头,夹一下尾巴就能过的坎,而是真正需要伤筋动骨,从骨子里(商业模式)上进行变革,才能获得涅盘新生。 作者:钟文彬 微信公号:品牌农业 微博:钟文彬与品牌农业 闯字品牌顾问机构(杭州闯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