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草驿站】服汤剂,温度很重要

 我心飞扬695 2016-10-08


服汤剂,温度很重要

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廖小红主管中药师


随着中药代煎及代煎药配送业务的发展,许多病友们有了新的疑惑:代煎药拿到手上已经冷了,到底是直接喝还是加热喝?加热到什么温度喝?

其实,服药的温度都是要根据病证来决定的,主要分为温服、热服及冷服三种。凡热病患者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宜冷服,患寒性病的患者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宜热服或者温服,需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需热服。

1
温  服
温服是指把煎好的汤药冷却到35℃左右服用,以接近人体内环境温度为宜。这样一方面不至于因温度过高造成口腔及胃肠黏膜烫伤; 另一方面温服与肠胃之性相合,减少药液偏冷偏热,对胃肠产生刺激而引起呕吐或胃脘不适等症状,利于药物吸收。大部分中药汤剂采用温服法,温服能够和胃健脾,助药力。需要温服的主要是具有发汗解表、温里祛寒、温经通脉、部分补益药、活血行气等功效的中药汤剂,如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功效的麻黄汤,主要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功效的小青龙汤,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有水饮以及支气管哮喘、气管肺炎等;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功效的理中丸,主要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喜温喜按,便血、小儿慢惊等;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功效的当归四逆汤,主要用于手足厥寒、舌淡、风湿性关节炎、小儿麻痹等;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功效的归脾汤,主要用于治疗心悸失眠、多梦易惊、便血等;具有行气功效的四磨汤,主要用于肝气郁结。

2
热  服
伤风感冒、恶寒无汗,需服后盖上被子捂出微汗以达到发汗解表散寒的目的的中药汤剂均需热服,服药温度比温服温度要高。如疏散肌表功效的解表药、部分补益药、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药等。具有辛凉解肌、兼清里热功效的柴葛解肌汤,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具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功效的九味羌活汤,若急需发汗时应热服,配粥一起热服;具有益气固表止汗功效的玉屏风散,主要用于治疗表虚自汗证;具有补血和血功效的四物汤,主要用于治疗面色无华、月经不调。

3
冷  服
冷服是指中药汤剂煎煮好后放凉,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功效的中药、止血功效的中药均需冷服。如具有清热生津功效的白虎汤,主要用于大热、大汗、大渴等;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小蓟子饮,主要治疗小便赤涩热痛、尿中见血等;收涩固精功效的中药汤剂也需冷服,包括金锁固金丸、固经丸、固冲汤等,主要用于治疗遗精滑精、肾气不足、膀胱失约所致的尿频遗尿等证;另外,凡中毒病人服解毒剂,也宜冷服,因为冷服可使毒物之瘀滞易于排出;呕吐病人服用汤剂,也宜冷服。

要充分发挥中药汤剂的疗效,不仅服药温度很重要。另外,煎煮方法、煎煮时间、煎煮火候、服药剂量、服药次数、服药时间、饮食禁忌等都很重要,饮食禁忌主要指服用汤剂时一般宜少食豆类、肉类、生冷及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病人的消化负担,影响病人恢复健康。热性疾病,应禁用或少食酒类、辛辣味、鱼类、肉类等食物。所以正确的服用方法是提高中药汤剂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中医药人员应高度重视汤剂的服用方法,在用药过程中,耐心的交代病人用药。病友在服用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病证,按照医师药师的要求进行服用,切忌自己随意服用。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