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人一把火 十把火燎原——浅议“河东流派”(风格)楹联文学现象的社会文化意义

 江山携手 2016-10-08

 

一 人 一 把 火    十 把 火 燎 原

——浅议“河东流派”(风格)楹联文学现象的社会文化意义  

巩行远

楹联文学是应用文学,是大众文学,同时又是精英文学。当今中国联界,山西“运城现象”勃然兴起与轰烈展示的同时,伴随生成的“河东流派”(风格)即为精英文学之一的楹联文学现象的一个代表。本文浅议“河东流派”楹联文学现象的社会文化意义。


一、各谋其事,携手开派

1999年3月,运城市楹联组织成立。不久,各级楹联组织相继成立,楹联队伍日益壮大,市、县(区)会员逾万名。2005年6月,运城市成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此后,所辖十三个县(市、区)其中九个成为“中国楹联文化县(市、区)”。此外,培育了十一个“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十五个“山西省楹联文化乡镇”、二十八个“河东楹联文化村”。2011年始,全市在两千一百所中小学校开展联律知识普及教育活动,一万五千名语文教师接受楹联知识专业培训。全市接受楹联知识普及教育的市民以及中小学生超过十万之众。

运城市群众性楹联文化活动的兴起伴随“河东流派”的生成。没有运城市群众性的楹联文化活动,便没有“河东流派”;没有“河东流派”,便没有运城市群众性的楹联文化活动。 “河东联坛十杰”(中坚力量)、“河东流派五虎上将”(代表人物)、“河东联坛一百单八将”、“河东联坛一百五十七名楹联传承人”构成“河东流派”。“河东流派”人物即河东联坛的精英。“河东联坛十杰”如杨振生、廉宗颇、朱天运、扆军宣、何沁学张登洲邵运德杨柯、张丹薇、王彦平等即为“河东流派”的代表人物、中坚力量。他们中,有男,有女,有长者,有少者,职业有别,各谋其事,没有职业联家,全是业余联家,可贵的正是他们能够分头创作,携手开派,造就出“河东流派”,在山西联界、全国联界打出一张“河东名片”。

文学创作活动具有独立性、个体性,然而,楹联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样式之一则同时具有大众性、普及性,这样,同时又是文学家一员的联家自觉亲近大众,注重普及。他们相互交流。他们博采众长。他们贴近所题事物、景物、人物,自然形成一种异曲同工的楹联文学创作派别。多年的互动共进,使他们的楹联文学创作能力不断提高,创作技巧不断娴熟,因而得以脱颖而出、出类拔萃,成为一帮精英、一群代表,携手铸成“河东流派”。


二、立足一地,竞绽联花

“河东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中坚力量立足运城,立足河东,在积极用笔进行个性化楹联文学创作的同时,将楹联这一文学样式的旗帜、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旗帜插遍运城,插遍河东。他们是个体楹联文学创作的联家,更是群体即“河东流派”楹联文学流派的积极创立者、建设者。

多年间,“河东流派”依靠当地官方(包括岳民立、薛起珠等“联官”)以及楹联组织,服务政治,参与经济,先后举办了“电力杯”、“审计杯”、“计生杯”以及“运城市市联”、“魅力运城”等三百余次征联活动,美化了当地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同时强化了楹联文学的活力,使当地居民普遍觉得楹联文学、楹联文化与运城市血脉相连,楹联文学、楹联文化与运城人息息相关。大家知道:我们运城不愧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的确,运城、河东因为有了“河东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中坚力量,还有广大联人的撰联、挂联、赏联,才大美起来,才伟岸起来,才张扬起来。正如“河东流派”领军人物杨振生所撰的运城市标志联所题:“上下五千年,华夏于斯开步早;纵横三万里,大河顾我掉头东。”又:“人文至本,关公至圣,盐湖至宝;华夏之根,诚信之邦,大运之城。”

本土,文学家的生活基地。本土,文学家的创作源泉。同理,运城即是“运城现象”的摇篮,河东即是“河东流派”的母体。近二十年来,“河东流派”所有代表人物、中坚力量以及广大联家无不坚守本土,从本土古老历史渊源、传统国学精髓中汲取营养,从本土各界对楹联文学、楹联文化的渴求与领悟中借助精神动力,得到精神支撑,因而才有“运城现象”的蓬勃兴旺,才有“河东流派”的力壮神清。

“河东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中坚力量立足一地的社会文化意义还在于带动了一地的楹联文学创作队伍,营造了身边的楹联文学创作氛围。2008年以来,《中国楹联集成·河东卷》的出版,“河东流派”楹联作品的宣传,《“河东流派”作品集》的印行,“河东流派”代表人物、中坚力量及其一千副精品力作的推介,运城地区上下携手,左右并肩,楹联文学创作的东风阵阵,楹联文学创作的硕果累累。平时,“河东联坛十杰”、“河东流派五虎上将”、“河东联坛一百单八将”、“河东联坛一百五十七名楹联传承人”在各地各层的生活圈儿里一个人影响十个人、一个人带动一帮人;这种社会性文化辐射力与精神影响力潜移默化、振奋人心,可谓“一人一把火,十把火燎原!”


三、出手八方,显见河东

“河东流派”领军人物杨振生在其《伟大时代催生“河东流派”》一文中说:在“运城现象”热火朝天的形势鼓舞下,“河东派流”代表人物、中坚力量以及楹联文学创作队伍的楹联文学创作热情极度发挥,楹联文学创作欲望与日俱增。近年,他们在当地以及全国各地开展的重大征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以及其他等级奖项者高达两千余人次,其中,“河东联坛十杰”获得一等奖百余人次,其他等级奖项频频上榜。

扆军宣的鹳雀楼景区联曰:“凌空白日三千丈;拔地黄河第一楼。”何沁学的稷山枣乡联曰:“一颗映红中国梦;千畴堆富稷王山。”邵运德的廉政征联曰:“读史要深思,几千年更替兴亡,覆载在舟休怨水;居官当彻悟,数万例沉浮褒贬,耻荣警世总关情。”朱天运的题庐山会堂联曰:“岁月锁封尘,最难消牯岭雷激,芦林水怒,桑海几番说往事;风云舒望眼,正好赏香炉日照,锦绣花明,庐山依旧枕江流。”张丹薇的题山海关联曰:“巍巍也雄关,得之者武,失之者困;慨彼时封疆擘吏,竟翻手成云、覆手为雨;浩浩乎大义,天昭其魂,地昭其人;期后来塞上长城,须俯不愧海、仰不作山。”等等。“河东流派”联家们的妙笔多彩、锦联多姿。

“河东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中坚力量之所以能够出手各地、摘金夺银,原因在于其有“诗才”,有“别才”。诗有别才。楹联,词曲,均宗于诗(楹联同时源自人类原始语言修辞的对偶、对仗),因此应称联坛高手拥有“诗才”,独具“别才”。清代钱澄之(田间老人)指出:“诗者,文中之最精者。”他认为,诗人不仅有“别才”,而且能“别举”。“才人之才,声光是也;诗人之才,气韵是也。”“学人之学,淹雅是也;诗人之学,禅语是也。”(《文集·诗说》)“河东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中坚力量人人拥有“诗才”,个个独具“别才”。不然,怎能在数千件甚至数以万计的全国性征联活动中“显见河东”?他们屡屡摘金夺银,不仅证明了自己的楹联文学创作才能,同时带动了本地的一般联家摩拳擦掌、争先恐后地参与征联,展示“诗才”、“别才”,更加值得肯定的是他们摘金夺银的同时,扩大了运城及其所辖县(市、区)的知名度、美誉度,提高了自己家乡的文化品位、精神价值。看到运城人、河东联家的“大手笔”之后,人们自然异口同声地赞叹:“嚯!运城市有品!河东人有才!”

流派总催前后事,河东不尽古今情。在本篇浅议煞尾时,考虑到“河东流派”(风格)楹联文学现象的成果巩固与社会文化影响的拓展,笔者设想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供运城地方以及运城市楹联组织及其“河东流派”们参考:一、编纂一套“河东联坛十杰”楹联作品选评丛书,每人一卷,有作品选录,有联家或楹联文化研究工作者评论。二、编纂一套河东优秀楹联教师楹联作品选辑丛书,每人一卷,有作品选录,有自己从事楹联知识普及教育(包括教法)的体会文章。三、编纂一本《河东联家获奖作品点评集》,有利于帮助一般作者、联人赏读。四、运城市组建一个松散的基本定员的十人左右的“河东流派”(风格)楹联文学现象研究组织,每年召集一次座谈会,集中讨论“河东流派”理论问题。有人戴着墨色眼睛看待“河东流派”文学现象及其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说运城联界搞“运动”,重“形式”,做“表面文章”。否!运城地方“联队”如此庞大,其代表人物、中坚力量如此强健,孕育“高手”、崭露“代表”自是当然,派生“流派”、形成“风格”自是当然。雕虫扬国粹,椽笔铸民魂。他们渲染山水色彩。他们抒发时代强音。他们撷取人文精神。他们传播国学文化。其系列活动、有序形式以及数以万计的楹联文学作品构成一篇光彩夺目的楹联“大文章”——此篇“大文章”且贴上“运城”标签、“河东”标签。对此,运城市值得骄傲!河东人值得自豪!诸如此类问题,“河东流派”楹联文学现象研究组织有责任有义务讨论、研究。笔者相信,其讨论、研究成果不光可以回答运城联界相关理论问题,同时能够解决其他地方联界类似理论问题。五、运城地方以及运城市楹联组织可以在山西省内、省外主动与兄弟地市开展“帮扶”工作,每年选派三几位联官、联家走出去一次两次,尤其要到当今楹联文化的“盲区”、“沙漠地带”传经送宝,努力实现“一帮一,一对红”。

2014年10月16日清晨  阜城齐一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