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省名中医戈焰:因暑贪凉伤阳气 心火妄动情绪中暑

 gztxd 2016-10-09



民间有“大暑小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在大暑小暑节气应注意室内降温,避免较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劳逸结合以防中暑的发生。戈焰指出,“情绪中暑”对人们的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甚大,尤其是对于年老体弱者。

指导专家

戈焰 教授
广东省名中医


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特诊专家,羊城好医生,第六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


主攻胃肠、肝病。擅长慢性难治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以及胆囊炎、胰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并精于肝病的中西医诊治,尤其对乙型肝炎,在阻断肝炎慢性进展,防治肝纤维化、肝硬化方面有丰富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四、六上午,周五夜诊

出诊地点:名医特诊室(门诊综合楼三楼)




进入三伏天,各地出现高温天气,民间也有“大暑小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在持续的高温天气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多人入伏后体力都有所下降,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出现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口苦苔腻、胸腹胀闷等征象。由于暑气逼人,人体容易心气亏耗,老人、儿童及体虚气弱者往往易中暑。因此,专家认为,盛夏来临之际,对一些生活习惯作相应的调整,可以更好地适应炎热的夏季。


预防一
暑气伤人致中暑

注意室内降温,避免较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多喝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防暑降温。

俗话说“大暑小暑,有米不愿回家煮”,在这酷热难耐的节气,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中暑者,中气虚而受于暑也”,中医理论认为,在“大暑”时,是一天中极端的热天,此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主心,暑气伤人先伤于心。大暑节气酷暑且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使人心气亏耗,进而导致中暑。



所以,在大暑小暑节气应注意室内降温,避免较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劳逸结合以防中暑的发生。专家说,在外出工作活动时,最好能避开高温时段(下午1点-3点),如果要在户外工作,应多喝一点防暑降温的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一旦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多为中暑先兆,应立即至通风阴凉处休息,并喝些凉淡盐开水以降暑散热。


广东省名中医戈焰教授指出,由于现在暑气比较重,如果舌苔比较厚,这代表湿气重,湿气重后就没胃口,此时醒脾化湿,或薏仁、白扁豆、荷叶、粳米粥以养脾胃。

预防二
因暑贪凉伤阳气

长在空调房的人,要起身走动出身汗;夜眠用风扇和空调,一定要盖薄被子,护好腹背。


在大暑小暑期间,由于热得很,人们对降温防暑还是很积极,但是对过于贪凉导致阳气损伤却认识不足。专家说,天气炎热时人体出汗较多,毛孔处于开放状态,此时机体最易受外邪侵袭。由于人们错误的解暑方式,比如汗后冲凉、贪凉饮冷、长时间使用空调、电扇等,尤其是暑热天气从室外回来后急着冲凉,最易导致寒湿之邪阻遏气机、暑热不得散而出现头痛恶心、鼻塞流涕、喉痛咽干、四肢酸痛、肌肤发热而无汗、呕吐、腹泻等症状。


所以,人们在酷热的夏季,在解暑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专家说,在三伏天里,即便天气炎热,注意不要过于贪凉。晚上睡觉控制好空调温度,室内外温差尽量勿超过5℃。白天长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的人,要多起身走动,活动筋骨,下班后适当做做户外活动,出出汗。夜眠时通宵达旦地使用风扇、空调时,一定要盖薄被子,保护好腹部和背部。在饮食上要注意节制生冷,尤其是小孩子脾胃虚弱更易受损,家长更是要注意,尤其避免孩子在大汗之后立即用水淋浴,尤其要避免日晒后马上冲凉或冲洗手足、洗脸,应稍作休息后再冲洗。


预防三
心火妄动,情绪中暑
睡眠不佳、急躁焦虑,暑天最好在晚上11时睡觉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养生学说,人体的精神、心态、情绪会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发生微妙变化。大暑小暑时节高温酷暑,不仅容易使人感到身体疲劳、食欲不振,还经常会使人“心火”妄动,表现为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等不良情绪,这种现象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征,俗称“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人的情感障碍发生率明显上升。


戈焰指出,“情绪中暑”对人们的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甚大,尤其是对于年老体弱者。因为夏气通于心,暑气易伤心,夏日的不良情绪更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加重,甚者引发猝死。所以大暑养生预防“情绪中暑”,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心平气和、恬淡安宁,要学会情绪转移,以达到“心静自然凉”之效。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由于暑性炎热,容易耗气,正常人都会觉得乏力,并且有睡眠不佳、急躁焦虑,所以在暑天最好早休息,尤其是晚上11点到早上6点这段时间,尽量不要熬夜,让情绪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