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中竟然有112岁的老兵!刺史大惊,随即带他见了皇帝

 等待MYLOVE 2016-10-09

历史上,百岁老人不在少数,百岁官员也有十几个,但活过百岁仍在军中效命的,就极为罕见了。南朝萧梁时,新渝侯萧暎就遇到一个112岁的老兵。

萧暎的三伯父,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南朝梁武帝萧衍。南朝,依次为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天监元年(502年),萧衍以梁代齐,史称萧梁,又称南梁。称帝后,萧衍封十一弟萧憺为始兴郡王,萧暎就是萧憺的儿子。

《南史·梁宗室传》记载了萧暎的生平。萧暎自幼聪慧,长得也俊,十二岁就成为国子生,甚至能舌战群儒。梁武帝对萧暎这个侄子非常器重,也寄予厚望,称其为“吾家千里驹”。凭借过人才华,萧暎初封广信侯,后改封新渝县侯,历任太子洗马、吴兴太守、北徐州刺史、黄门侍郎、卫尉卿、广州刺史等职。

除了有才,萧暎还是个非常宽厚之人,担任北徐州刺史时,“在任弘恕,人吏怀之。常载粟帛游于境内,遇有贫者,即以振焉”。后来,梁武帝召萧暎入朝,萧暎正要上船准备赴京时,远远望见送行的军队中有一位白胡子老头。此人看起来非常老,但身体还算硬朗,腿脚灵活,仍手持兵器行走于军中。

但是,这个老兵也太老了。萧暎好奇,连忙派人前去问话,老人家,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多大年纪了,怎么还在当兵呢?老兵回答,我名叫顾思远,钟离人(今安徽凤阳北),“年一百一十二岁。凡七娶,有子十二,死亡略尽。今唯小者,年已六十,又无孙息,家阙养乏,是以行役”,思维口齿很清楚。

正史记载,这位名叫顾思远的老兵此时已经一百一十二岁了,先后娶过七个老婆,儿子们倒是不少,有十二个,但已经死了十一个了,如今只有幼子在世,也已经六十岁了。老兵没有孙子,儿子也上年纪了,家里又没有进项,穷得叮当响,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具备,没办法,只好出来当兵,养家糊口。

萧暎一听,大吃一惊,同时也动了怜悯之心,连忙把顾思远叫来,好言抚慰了一番,并赐给他一份肉菜干粮。顾思远也顾不得体面了,挽起袖子,甩开膀子,一口气吃了两份饭菜,胃口好的很。饭后,萧暎让他摘下帽子,散开头发,发现其“头有肉角长寸”,认为此人必是奇人,于是带他乘船去了京城。

从史料记载看,萧暎任职吴兴太守时为大同初年(535年),那么任职北徐州刺史应晚于该年;周文育叛乱时为大同八年(542年),萧暎任广州刺史。此前,萧暎还在京城担任过黄门侍郎、卫尉卿。由此推断,萧暎见到顾思远时约在537年左右。那么,顾思远约生于426年,也就是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

入京后,萧暎便带顾思远拜见了梁武帝。梁武帝是个怜老惜贫之人,在位期间多次发布诏令关爱穷苦老人。见到顾思远,梁武帝像见了神仙一样,一顿寒暄,“与之言往事,多异所传,擢为散骑侍郎,赐以奉宅,朝夕进见”。顾思远穷苦了一辈子,没想到最后竟当了官,分了房,他一口气活了一百二十岁。

说完了顾思远,再说说萧暎。萧暎带顾思远入京后,在黄门侍郎、卫尉卿的职位上干了几年,后外任广州刺史。大同十年(544年)冬卒于任上,谥号“宽”,史称新渝宽侯。萧暎活了不足四十岁,多人受过其恩惠,其中最有名的有二人,一个是顾思远,萧梁第一老兵;另一个是陈霸先,陈朝开国皇帝。(刘秉光)

军中竟然有112岁的老兵!刺史大惊,随即带他见了皇帝

军中竟然有112岁的老兵!刺史大惊,随即带他见了皇帝

军中竟然有112岁的老兵!刺史大惊,随即带他见了皇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