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梦三国关羽—黄忠长沙之战

 等待MYLOVE 2016-10-09

长沙城下关羽和黄忠的一场对决十分精彩,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这一战也是黄忠成名之战。刘备手下五虎大将之间真正的单挑只有两场,分别是关羽战黄忠,张飞战马超,而这两战最后都是以平手收尾。确实,罗贯中不希望五虎上将在武功上分出绝对的先后输赢,也不想让某位虎将的战绩在其他人以上。今天,我们就重新来看看关羽和黄忠的这场较量。

谈梦三国关羽—黄忠长沙之战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生,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黄忠和关羽的交战部分,原文如下:

( 韩玄闻之大惊,便教黄忠出马。玄自来城上观看。忠提刀纵马,引五百骑兵飞过吊桥。云长见一老将出马,知是黄忠,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摆开,横刀立马而问曰:“来将莫非黄忠否?”忠曰:“既知我名,焉敢犯我境!”云长曰:“特来取汝首级!”言罢,两马交锋。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韩玄恐黄忠有失,鸣金收军。黄忠收军入城。云长也退军,离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

次日早饭毕,又来城下搦战。韩玄坐在城上,教黄忠出马。忠引数百骑杀过吊桥,再与云长交马。又斗五六十合,胜负不分,两军齐声喝采。鼓声正急时,云长拨马便走。黄忠赶来。云长方欲用刀砍去,忽听得脑后一声响;急回头看时,见黄忠被战马前失,掀在地下。云长急回马,双手举刀猛喝曰:“我且饶你性命!快换马来厮杀!”黄忠急提起马蹄,飞身上马,弃入城中。玄惊问之。忠曰:“此马久不上阵,故有此失。”玄曰:“汝箭百发百中,何不射之?”忠曰:“来日再战,必然诈败,诱到吊桥边射之。”玄以自己所乘一匹青马与黄忠。忠拜谢而退,寻思:“难得云长如此义气!他不忍杀害我,我又安忍射他?若不射,又恐违了将令。”是夜踌躇未定。

次日天晓,人报云长搦战。忠领兵出城。云长两日战黄忠不下,十分焦躁,抖擞威风,与忠交马。战不到三十余合,忠诈败,云长赶来。忠想昨日不杀之恩,不忍便射,带住刀,把弓虚拽弦响,云长急闪,却不见箭;云长又赶,忠又虚拽,云长急闪,又无箭;只道黄忠不会射,放心赶来。将近吊桥,黄忠在桥上搭箭开弓,弦响箭到,正射在云长盔缨根上。前面军齐声喊起。云长吃了一惊,带箭回寨,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今日只射盔缨,正是报昨日不杀之恩也。云长领兵而退。)

谈梦三国关羽—黄忠长沙之战

我们先看一下关羽这次出战的原因,原文是:玄德亲至武陵安民毕,驰书报云长,言翼德、子龙各得一郡。云长乃回书上请曰:“闻长沙尚未取,如兄长不以弟为不才,教关某干这件功劳甚好。”

显然,刘备写信给关羽,是在挑动关羽。关羽的性格那时太鲜明了,争强好胜,他知道两位兄弟已经各得了一个郡,自己岂能落后,所以立刻提出要去取下长沙。所以说,关羽这次出战,目的就是取下长沙。至于后面诸葛亮提到黄忠,也是要提醒下关羽,怕他因为骄傲而轻敌了,但这对关羽的目标没有影响。关羽此次出征还是为了拿下长沙,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那么可以再看看关羽的个性,关羽是儒雅的,他不像张飞那样耿直而且心直口快而且说动手就动手。张飞看吕布不爽,就能高喊着和吕布大战三百回合,也能因为马匹事件和吕布闹矛盾而大战一百回合;认为关羽投降曹操背叛刘备,就能大叫着和关羽拼个你死我活,而且一矛救刺过去;听说赵云投降曹操,就能说要一枪刺死赵云。而关羽呢,显然他不会这么直接,也不会轻易动武。比如当初过五关的时候,关羽刚面对那些关隘的主将的时候,完全没有要动手打仗的意思,只是人家硬是不放关羽过去,关羽才动武。是的,关羽的目的是过关,而不是杀人,能不杀人就过关自然最好,只有万不得已才要用武力来解决问题。这回,关羽的目标是拿下长沙,而不是打败或者杀了黄忠,那么这一战关羽会如何表现呢?

谈梦三国关羽—黄忠长沙之战

首先说长沙太守韩玄是不会把长沙拱手让给关羽了,那就必须动武了,一开始,不到三个回合关羽就杀了长沙的将领杨龄,这里衬托黄忠的勇,这下黄忠就不得不出马了,关羽就问“来将莫非黄忠否?”可见关羽儒雅之极。之后两人就开始单挑,足足打了一百多个回合,没有分出胜负。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想一下,以关羽的性格,他对黄忠怎么看呢?他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这位年近六旬(通过演义中年龄计算黄忠这时已经年过六旬)的老将单挑呢?早在出征前,诸葛亮就提醒关羽黄忠不好对付,可关羽说:“军师何故长别人锐气,灭自己威风?量一老卒,何足道哉!关某不须用三千军,只消本部下五百名校刀手,决定斩黄忠、韩玄之首,献来麾下。”我们都知道关羽心高气傲,又自恃天下无敌,从他的言论中也可以看出,他非常看不起老将。既然如此,也许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在关羽眼里,倚靠年轻力壮来打败一位老将实在是件不光彩的事情!

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想到:这一战当中,关羽没有拼尽全力,我是指关羽在体力上没有拼尽全力,既然如此,黄忠当然也不会在体力上竭尽全力。体力上不尽力,那关羽追求的,自然就只能是技术上的胜利了,也就是说,关羽试图在刀法上击败黄忠。显然关羽想的简单了,一百回合以后,黄忠刀法没有任何破绽,关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第一天的战斗结束以后,关羽才了解了黄忠的真实实力。没错,黄忠比关羽打了十几岁,也许玩刀的时间比关羽长多了,关羽想在纯粹的技术上占到黄忠的优势,这难度太大了。因此关羽自忖:“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这正是关羽对黄忠刀法的认可,黄忠的刀法确实全无破绽。但是无论如何,关羽还是要想办法战胜黄忠的,但是不是靠自己的体力,于是,关羽想到了:“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这明显是一条技术性的方法,关羽希望用这个方法达到打败黄忠的目的。

第二天的较量开始,两人大战了五六十回合,关羽准备实施拖刀计这一计划,就在读者要看到最惊心动魄的片段时,黄忠却发生意外从马上摔下来了,也许我们认为这位英勇的老将性命不保,但是关羽却放过了他。以关羽的性格,义为重,当然不会趁人之危,他都认为倚靠体力去战胜老将不光彩,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杀了黄忠简直就是他的耻辱啊。所以这里就是关羽义释黄忠。

谈梦三国关羽—黄忠长沙之战

第三天的交战,是黄忠诈败,而黄忠先虚射了两次箭,第三次射中了关羽的盔缨,关羽十分吃惊,于是撤退。这一段,就是黄忠义释关羽,为了报答前一天关羽义释黄忠。

我们不妨关注一个片段,就是第二天两人交手五六十个回合后,两军齐声喝彩。事实上,在三国演义整部书中,似乎只有这一处单挑得到了双方士兵的喝彩。张飞酣斗吕布一百回合;马超和许褚前后打了二百三十多个回合;张飞和马超前后恶斗了二百二十多个回合,而且许褚把上衣脱了,张飞和马超挑灯夜战,从战况上来看,这几场战斗都比关羽黄忠的单挑要精彩多了,为什么都没有士兵喝彩呢?答案就是:关羽和黄忠的单挑,是不太倚靠臂力的,两人追求的,都是技术上,或者说刀法上击败对手。这场比武是不带力量比拼的技术上的较量,两人用尽了功夫在刀法上,这次单挑自然非常好看,就像我们看比较靠技术的杂技,觉得比举重好看一样。

谈梦三国关羽—黄忠长沙之战

最后呢,还是回到这回标题上来: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其中一个“义”才是这次单挑的关键。不像太史慈酣斗小霸王、许褚裸衣斗马超、马超大战葭萌关,这几回强调的是个“斗”,“战”之类的字眼,那自然武勇是关键。而关羽和黄忠的对战,重要的是义气,两人的武勇倒是其次了。虽然题目是关云长义释黄汉升,但事实上是两次义释,先是关羽,后是黄忠,本来两人各有一次机会取下对方的性命,但是两人却选择分别放过对方一回。

综上所述,关羽与黄忠在长沙城外这场较量,和普通的单挑不一样,仅仅是技术上的比拼而非完完全全的拼尽全力。作者写了这一段,强调的是一个义字,关羽讲义气,黄忠也讲义气,作者赞颂了黄忠,也同时赞颂了关羽,而并非强调两人的武勇。而关羽义释黄忠,又和张飞义释严颜前后呼应,这对兄弟分别义释了一位老将。所以说,如果把关羽和黄忠的单挑作为武评的依据,说关羽和黄忠平手,黄忠强于关羽,或者关羽强于黄忠,都是没有太大道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