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徐汇区政府内,坐落着一幢四层楼的优秀历史建筑,这里是原徐家汇大修道院。2016年初,它完成整体修缮,以“汇展示厅”的面貌,正式向公众开放。今朝,《海上畅谈》的掌门人秦畅、海波就请来四位海派名人,开启“海上畅谈汇讲坛”第一讲,与大家一起追溯上海文化之源——徐汇。 除了两位主持大咖,今天的嘉宾也是大牌云集,和海蜇君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嘉|宾|介|绍|这里,我看见老建筑的新生 伍 江 伍江是同济大学副校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伍江首先上台演讲,他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写有《上海百年建筑史》等著作。他说:“我们来到这里,从老房子中感受到历史,感受到我们从哪里来,感受到我们从哪里去。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它的生命力是与我们今天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徐汇,我的家——地域对于作家的影响 陈 丹 燕 第二位上场的,是海蜇君期待很久的陈丹燕啦!陈丹燕从小就居住在徐汇湖南街道,她最初写的书也都是在写徐汇区,比如《上海的风花雪月》。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老上海,陈丹燕老师记忆中的徐家汇是什么样的?作为一位擅长观察、情感丰沛的作家,陈丹燕老师对于徐汇、对于又有哪些特别的理解呢?让阿拉听听陈丹燕的“徐汇故事”。 陈丹燕老师的声音真是好温柔好嗲糯~~秦畅也说自己刚来上海的时候,一听到陈丹燕的广播节目,就觉得这声音是上海的声音。不仅如此,她还独家放送了她小时候的照片,小编先放一张上来给大家看看!想看到更多珍贵的老照片吗?锁定下周的《海上畅谈》节目。 这里,上海文化的起点 李 天 纲 第三个上场的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李天纲教授。李老师曾师从朱维铮,长期从事上海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基督教研究。李老师带大家梳理了徐家汇百余年来的历史、演进,下面的照片展示的就是过去的徐家汇。 李老师用法国巴黎拉丁区来形容徐家汇。看看这些徐家汇法租界附近的名人故居,是不是很结棍! 这里,看见历史变迁 沈 晓 明 最后一位上台演讲的嘉宾是沈晓明老师,他是今天的活动场地徐家汇大修道院修缮工程的总设计师。沈老师讲述了整修过程中的故事,让现场观众感到了真切的感动。 徐家汇大修道院兴建于1929年10月30日。从最初隔断两层的办公用地成为今天的公共文化空间汇展示厅,期间经历了两年多的房屋修缮和策划布展。沈晓明说,底楼的礼拜堂当时找不到一张照片可供参考,是根据图纸和口述历史,才恢复了这座哥特式礼拜堂的面貌。 海上畅谈 “大家·对话” 汇讲坛 为每位嘉宾颁发证书。 最后,偷偷告诉大家,这次活动特制了精美书签——大修道院的建筑图形,一面是大修道院全貌,一面是此次文化活动的嘉宾介绍和活动概要。没到现场的听众不要遗憾,收听下周的《海上畅谈》节目,就有机会拿到它哦! 播出时间 3 月 31 日,4 月 1 日 FM93.4 晚上八点 4 月 1 日,4 月 4 日 FM90.9 中午十二点
海 上 畅 谈 博 采 众 长 开 听 有 益 FM 93.4 上海新闻广播 Mon. ~ Fri. 20:00 FM 90.9 东广新闻台 Mon. ~ Fri. 12:00 FM 105.7 上海交通广播 Sun. 12: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