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葩思维:用数学在男厕选择最佳小便池

 梦幻者360 2016-10-09

  汉子们,你们都去过公厕。你的面前摆着一排小便池,谢天谢地除你之外没有人进来。你选择了最干净的那个小便池,结果你听到了推门的声音,有人进来了。

  你的第一反应是,千万别选我旁边这个。他开始朝着小便池走去。别这样,你内心在呼唤。他走得离你更近了。别这样,别……

  大部分男士都曾在公厕里体会过某种程度的社会焦虑。我们天生就具有个人空间感,想要与陌生人保持距离。当有人走近我们的个人空间时,我们就会僵直不已。

奇葩思维:用数学在男厕选择最佳小便池

  离不知情的参与者们越近,他们开始小便所需的时间就越长

  1976年的某个研究曾演示过这一点。研究人员们发现他们在男厕所站得离不知情的参与者们越近,他们开始小便所需的时间就越长。研究人员们采用的方法非常令人毛骨悚然。一名观察者坐在小便池旁边关着门的洗手间里,并从藏在地板上的潜望镜里往外看。

  该研究写道:“地板和小便池旁洗手间的墙之间距离28厘米,从潜望镜里观察者们能看到参与者的下躯干并可能看到喷射而出的尿液。”我猜如果参与者们知道他们会被这样观察,他们肯定会第一时间逃跑。

奇葩思维:用数学在男厕选择最佳小便池

  人们尿尿的时候需要放松尿道周围的括约肌

  研究作者假设侵入个人空间能引发人们的社交恐惧,从而导致人们的肌肉变紧张。人们尿尿的时候需要放松尿道周围的括约肌。如果周围人太多或者我们太焦虑,那么我们的括约肌就无法放松下来,我们也就尿不出来。约有两千万美国人患有膀胱害羞症,他们无法当众小便。

  英国膀胱害羞症信托基金认为这种情况有进化基础:类似于鹿之类的动物在感知到危险的时候会一动不动以降低存在感;它们没办法排尿,因为水流声带来的动静和味道都会引来捕食者的注意。这种情况也适用于公共活动——比如棒球比赛和看电影。男性如果患有膀胱害羞症会比较棘手,因为小便池在被设计出来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隐私问题。

  科学解决办法:选择距离厕所入口最远的小便池

  2010年,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和美国卫斯理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发表了一篇论文,该论文描述了利用数学最优化策略来选择小便池。

奇葩思维:用数学在男厕选择最佳小便池

  他们论文的引言如下:一名男子走进男厕所,发现了N个空的小便池。他应该选择哪个小便池才能让他旁边的小便池有人的概率最小?

  关键在于男公厕里的小便池何时达到“饱和点”,即每两个相邻的小便池都有人,再进来的人被迫站到某个人旁边的情况。如果男公厕里有5个小便池,那么饱和点会像下面这样(O代表没人,X代表有人):

奇葩思维:用数学在男厕选择最佳小便池

  XOXOX 在这5个小便池里,如果你是第一个走进去的人,那么你最好选择第奇数个小便池。如果你选择了第偶数个小便池,那么公厕里被占据的小便池将减少一个,增加你旁边站人的几率:

  OXOXO 研究人员们测试了一系列假设场景——如果下一个进来的人因为太懒总是选择靠门的小便池怎么办?如果人们漠视个人空间随机选择又该怎么办等等。

  卫斯理大学的数学家Danny Krizanc是该研究的共同作者,他表示:“我们的假设完全来自我们的反思,没有现实数据和社会学研究……我们希望这样的数据能够合理。”

  在测试的所有情况中,他们发现有一个相同的规则是通用的。他们总结道:“为了将你的隐私达到最大化,如果离厕所最远的那个小便池及其旁边的小便池都没有人,那么你应该选择那一个。”

奇葩思维:用数学在男厕选择最佳小便池

  在测试的所有情况中,他们发现有一个相同的规则是通用的

  在更大的公厕里这样的规则也行之有效。让我们想想一个有7个小便池的男公厕。Krizanc说:“这正是事情开始变得有趣的地方。”如果你选择距离厕所门最远的小便池,那么可能一共有三个小便池被占据:XOOXOOX。或者4个小便池被占据:XOXOXOX。

奇葩思维:用数学在男厕选择最佳小便池

  最两边的小便池都比第三个小便池好

  不过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最两边的小便池都比第三个小便池好。为什么?因为两边的小便池你最多拥有一个邻居,与他人相隔而尿的概率降低,即便你这样选择可能会增加小便池饱和的概率。

  网络漫画插画家和物理博主Randall Munroe曾在2009年就此问题给公厕的设计者们提出建议。他认为,为了让公厕达到最大饱和度,公厕里应该按照3、5、9或者17个小便池。拥有4、7和13个小便池的公厕实在令人尴尬。

  作者:跳跃的小狐狸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责任编辑:许莹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