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师吴昌硕以诗、书、画、印雄视一世,驰名中外。他是浙江安吉人,但却与上海浦东有着不解之缘。 吴昌老毕生勤学苦读,孜孜不倦地在艺术道路上跋涉,勤奋探索。29岁(1873年)新婚燕尔,即辞别夫人,来到上海,结识了著名书画家任伯年等,成为莫逆之友。但上海米珠薪桂,吴昌硕只得借居郊县农家,从而与浦东结缘。 1891年,他曾在浦东严家桥粥厂工作过一段时间,他写过一首题为《庚寅十一月,奉檄赴严家桥粥厂给流丐棉衣》的诗,诗中写道: 黄棉布袄称身裁,丐者葫芦笑口开。 随意且游箫市去,有人曾食肉糜来。 送穷韩愈翻多事,辟谷留侯太费才。 呼尔一声听不得,嗷嗷肯作雁鸿哀。 他的另一首《浦东农家》诗写道: 贫瘠有余乐,来自漫兴悲。 酒色鹅儿似,山形豆子为。 钱荒争卖犊,床弊稳支龟。 守拙无过此,陶潜旗尔谁。 1896年,吴昌硕在浦东见到遍地开放的牡丹,欣然命笔对花写照,图笔题句是:“上海浦东田家遍地皆是,好事者移以接牡丹,其色绝艳。”他还有多幅以浦东景物为题的画,如《画浦东立雪庵》和《观浦东白莲泾》等。 吴昌硕与浦东著名实业家杨斯盛也是至交,对杨斯盛“毁家兴学,培育桃李”之举极为钦佩与赞赏。杨斯盛病逝后,为纪念他,铸有一尊铜像,铜像的基座上刻有吴昌硕亲书的颂扬杨斯盛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