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真意真动人
翻开扉页,看到 “郭鹰姑娘雅正”的签名,不禁莞尔。只有她,会热乎乎地叫大家“姑娘”,而不是叫俗了的“美女”,更不是绞尽脑汁地在姓氏前面加上或虚或实的职务。一声“姑娘”,把“姑娘们”乐得东倒西歪,乐得心里暖洋洋美滋滋的。这就是王英给我的感觉------真诚,爽朗,如沐春风。 远山,近树,小桥,流水,充满浓浓乡情和诗意的《汀水谣》,我随手翻翻,就再也放不下来。读一本书,就是和作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虽然我们相识一年有余,但每次都是匆匆来去,蜻蜓点水;虽然我们惺惺相惜,但每次都没有太多时间深入交谈;虽然时常在报刊杂志拜读她的美文,但没能象这一次如此痛快地读那么多文章。于是,总想写点感想,谈谈她,谈谈她的书。 饱含深情的故乡情,让《汀水谣》的深情有了方向。“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热泪,因为我们深深爱着这片土地。”故乡是什么?故乡是一条河,一棵树,是童年难忘的记忆,是乡音不改的温馨,是树高千尺也忘不了的根。但是在这个信息高速发达的、人口高速流动的时代,很多人淡漠了故乡的情思,忽略了根在何处。但是,在王英的眼里心中,故乡就是一幅最美丽的图画,是一曲最动听的歌谣。这里的山水,这里的民俗,这里的人和事,一直是天南海北的文人墨客们津津乐道,付诸笔端的,但在王英笔下,呈现出的则是一幅温婉而深情的面目----挺拔敦厚的北山,碧波盈盈的汀江源头,卧龙山的春华秋实,店头街的前尘往事,正月正的热闹与开心,锡酒壶里的亲情与乡情……还有那一个个灿若星辰与汀州有关的名人——宋慈、上官周、黄慎等等,甚至一场春雨,一山花事,都逃不过王英饱蘸细腻的笔触,饱含浓浓的故乡深情。在她的笔下,闪现着这样的文字---寻找汀江源头,寻的是一条珍爱母亲的道路,让家乡百姓不再守着汀江买水喝;/于是,汀江河畔,金沙桥边,我们习惯了天天健美。天生丽质的姑娘不再羡慕都市女子的风情万种,童颜鹤发的老人们也在晨钟暮鼓的健身中显得宁静祥和;/我想,是时候了,借家乡倾尽全力建设长汀历史文化名称之际,该为客家子孙留下璀璨绚丽的传统文化了……谁说她如北方人的爽朗里没有心细如发的情思和满腔的柔情似水,她对故土怀着骨血般的情感,一种赤诚的叙述,甚至,有一点骄傲,一点自得,都让人觉得可爱可敬!。 温馨美好的亲情,让《汀水谣》有了厚实的底座。作为女性作家,写得最多,最动人的,还是亲情文字。每每翻看此处,我总是百感交集。王英是幸福的,她有一个温馨快乐的大家庭,母亲的牵挂,妹妹的真情,女儿的可爱,丈夫的宽容,这些都是一个女人幸福的底座。虽说词人不幸国家幸,但是我们宁愿有更多幸福的词人,而不愿意看到过多的悲怆与痛苦。同样,温馨美好的亲情诞生的文字显得更加美好。不过,这美好里总有一抹悲伤,挥之不去,那就是逝去的父亲!每每读到这里,我都能看到王英眼里的泪水,看到她笔下的震颤,因为这切肤彻骨的痛,我和她感同身受。她说,父亲有三大爱好,爬山,吹牛,扶助弱小。她说,父亲的教诲是,人不可有傲气,却不能丧失傲骨。在《仰望父亲》中,她说,我知道,人生漫长,我已失去引我为豪的挚爱,我更知道,父亲从此不在我的视线,他存活在我心中。”我很想抱抱王英,因为她写出了天下女儿对父亲的共同感受。有一种痛和思念,会随着时间的积淀更加深重。因此,珍惜眼前,不让爱来得太迟,紧紧护住母亲这扇门,作为长女的她,开始学习健康与烹饪,练习瑜伽和越剧,傍晚挽着母亲的胳膊到火车站前广场跳舞,散步,清晨…… 不得不谈的“汀人有戏”,这是《汀水谣》独一无二的特色。我们可以爱书,爱花,爱旅游,爱摄影,但是有几个作家,能站在台上,唱一出精彩的越剧呢?没有很囫囵地看过王英的戏,只是在我们聚会的时候浅唱几句而已,不过看她英俊潇洒的扮相,不禁对她的戏十分向往起来。她可不是一般的票友,她是真正能品味越剧精髓的行家,她对戏的领悟、理解和热爱,其中的酸甜苦辣,不是看戏人可以体会的。特别喜欢这段话:学戏,演绎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让灵魂超越时空、跨越历史,去享受舞台独特的情感体验。用音律来问天地:人从何处来,欲往何处去,何处高山流水觅知音?甚至让身为女性的今生,寻一条捷径,尝试着感受男子汉的豪迈、果敢,以及“有泪不轻弹”的无奈和艰辛。“ 王英,你的人生不就是一出精彩的戏吗? 她的文字就象她的人,豪爽中带着幽默,开朗中暗藏慧心,让人会心一笑。比如,充满敬意地描写大宋提刑官宋慈之后,结尾是这样写的:仰望十几米高处,宋慈坚韧而沧桑的石像,我调皮地挥了挥手,做了个邀请的姿势:先生,可以请您跳支舞吗?“ 她的文字就象她的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感恩,让人心生感动。在开往拉萨的列车上,她会发自内心地对列车员轻轻道一声:谢谢,一路送我们进藏。对带着她走上文学之路的老师,她说:我更庆幸,有一个包括老师在内的作家群,他们以博大的心胸,热情地引领闽西的后辈们,追寻返璞归真的文学境地,为万千读者带来真善美的启迪。 她的文字就象她的人,豁达而又睿智,洒脱又不失深沉,让人心生敬意。如,她说:读书写作给了我理性的警示:在当今浮躁的时代,一定要沉下心来,只有文章积累到质的飞跃,方能给万千读者更多心灵的震撼与启迪,所以,只有不停歇,不断用心捕捉平凡生活的喜怒哀乐,更要对照曾经向往的理想,立下的志向,督促自己不甘庸碌,增强内涵和修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才能坚守一份阵地,任云卷云舒,做一名从容淡泊的女人。 鲁迅先生曾在《南腔北调集》的《作文秘诀》中指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我在《汀水谣》里读到的正是真诚和质朴,不卖弄,不造作,一种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来的美丽与善良,随心与自然,令人心生愉悦,如沐春风。在静静的午夜静静品读《汀水谣》,就象与王英彻夜交谈,时而笑,时而闹,时而深思,时而抢着说话,那样的默契与惬意,如品一盅好茶,一壶美酒,不甚快哉! (2013年1月3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