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养生】健康运动的原则(上)

 369蓝田书院 2016-10-10
有个知名通信商的老总在跑步机上猝死,长寿老人有百岁还在田间劳动和做家务的,但也有百岁老人从不运动,到底怎么才能健康、长寿??

就运动养生来说,运动方式各种各样,运动锻炼因人而异。早在先秦时期,先民们就以舞蹈来舒筋活络,流通气血,防病祛病,随后各种导引运动不断发展,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又称为传统健身术。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至理名言。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也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通过提高氧气的利用率而使人体活力焕发;少年儿童多运动能够刺激骨骼及其周围附件组织,使人体骨骼更快生长;运动能够提高大脑的血液供应,可以调节情绪,使人产生美好与愉快的心情,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内分泌、内脏等各个系统都会变得不如以前,人体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是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及心肺功能低下等,养生运动应以预防和治疗这些相关疾病为主而进行,以达到强健身体、减轻病痛、延年益寿的目的。健康的运动方式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生命在于运动”,这是至理名言。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也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通过提高氧气的利用率而使人体活力焕发;少年儿童多运动能够刺激骨骼及其周围组织,使人体骨骼更快生长;运动能够提高大脑的血液供应,可以调节情绪,使人产生美好与愉快的心情,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内分泌、脏腑等各个系统都会变得不如以前,人体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是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痛及心肺功能低下等,养生运动应以预防和治疗这些相关疾病为主而进行,以达到强健身体、减轻病痛、延年益寿的目的。健康的运动方式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运动要适度与守度

运动量太小,达不到健身的目的;运动量过大,又往往会适得其反,使身体过劳受损,同样达不到健身的效果,正如华佗所言:“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以“形劳而不倦”为准则,劳逸结合,达到锻炼后不觉疲劳为适宜。通过运动锻炼身体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才能有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运动是达不到健身之目的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方面说明了“动则不衰”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运动锻炼要经常且不间断地进行,不应急于达到想要的效果而过量运动,过量运动不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且会导致肌肉、关节等组织损伤。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从50岁开始练八段锦,每晨必练,数十年来几乎从不间断,如今百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江苏省中医院的干祖望教授从40岁起坚持跳远攀高的运动,至80多岁仍能从半米高的阶梯上跳上跳下。当代名医以自己的行动表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达到健身的效果。


每周运动至少三次,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不能累计。我的一个朋友听我的建议,开始锻炼身体,感觉精神爽快,结果有一天来我这里看病时告诉我说他胳膊受伤了,原来是这一个星期忙得没时间运动,周末打球。一气儿打了三小时,胳膊劳损了。
第二,动静结合以调形养神



“生命在于运动”,但不能因为强调动而忽略了静。吕不韦言“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华佗主张“动摇则谷气得消”;人体也始终存在着气血的运行,而此动非妄动,非躁动。神不用不动故属于静,而用之不过,“动而不妄动”亦是静,正如朱熹所言“静者养动之根,动所以行其静”。形宜动,要运动形体;神宜静,恬淡虚无,调养神气。上海名医秦亮甫教授在运动中十分强调动静结合,其不但习练快速敏捷的“浪子燕青拳”,亦注重静功锻炼:坐如钟,调匀呼吸;临睡时,仰面朝天,四肢、全身皆放松,同时意念放松,以此来调神,缓解疲劳,恢复体力。运动养生强调守静,动静结合,其目的就是保持身体和精神的统一。以静制动,一切都会归于清静,思清意定以养神;以动起静,可使气血流畅,神不妄动以养形。“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在运动中将动静结合,形神皆养,才能使气血和顺,“形与神俱”,达到健身延寿的目的。


   ——摘自《养生有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