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小儿流涎辨治【草根一生】

 老刘tdrhg 2016-10-10

                                [转载]小儿流涎辨治 <wbr>【草根一生】

                                                                                       小儿流涎中医称“滞颐”,“涎为脾之液”,多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由此看来,本病病因有冷、热、虚的不同,病位在脾脏,故有脾冷多涎、脾热多涎、脾虚多涎等。取肉桂10克(一次量),研为末,用醋调饼状,于每晩在小儿临睡前,敷双脚涌泉穴上,固定,早晨取下,连敷5次。用此方治疗属脾虚有寒者,能取得满意疗效。但是,此法用于因脾冷多涎有效,若属热邪壅滞则非所宜,至于脾虚所致而缠绵日久的重症,还须加服健脾益气之剂为好。

对婴儿脾脏虚寒之流涎,表现为口水多而清澈,色白不稠,大便不实,小便清长者,要温补脾阳,内服良附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或理中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或参芪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或香砂六君子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对脾经蕴热之流涎,表现为口水多而稠黏,浸湿胸前,进食时更多,伴有面色潮红,大便偏干,小便短少者,要清泻脾热。选黄连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口服。或鱼腥草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或蒲公英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或甘露消毒丹,每次3克,每日2次口服。

以下外用偏方也可以辨证选用:

①生南星9克,。睡前,敷两足心,次晨起床时去之。7次为1疗程。

②丁香、肉桂各3克,为面,醋调糊状,敷脐孔,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5天。可温中健脾止涎。

③吴茱萸末适量,醋调敷于双足心。此方有引热下行的作用,对因口舌生疮者效。

④黄连胶囊1粒,去掉胶囊衣,敷脐,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5天。可清热利湿。

⑤明矾20克研末,开水化开,再加温水,使温度降至38℃~40℃,水量以浸没足背为宜,每日泡脚1次,连续3次。可收敛健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