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婴儿脾脏虚寒之流涎,表现为口水多而清澈,色白不稠,大便不实,小便清长者,要温补脾阳,内服良附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或理中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或参芪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或香砂六君子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对脾经蕴热之流涎,表现为口水多而稠黏,浸湿胸前,进食时更多,伴有面色潮红,大便偏干,小便短少者,要清泻脾热。选黄连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口服。或鱼腥草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或蒲公英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或甘露消毒丹,每次3克,每日2次口服。 以下外用偏方也可以辨证选用: ①生南星9克,。睡前,敷两足心,次晨起床时去之。7次为1疗程。 ②丁香、肉桂各3克,为面,醋调糊状,敷脐孔,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续5天。可温中健脾止涎。 ③吴茱萸末适量,醋调敷于双足心。此方有引热下行的作用,对因口舌生疮者效。 ④黄连胶囊1粒,去掉胶囊衣,敷脐,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5天。可清热利湿。 ⑤明矾20克研末,开水化开,再加温水,使温度降至38℃~40℃,水量以浸没足背为宜,每日泡脚1次,连续3次。可收敛健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