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节制之心

 老刘tdrhg 2016-10-10

[转载]节制之心

【故事】有一次,哀公向孔夫子请教,问:“夫子,是聪明有才智的人比较长寿,还是心地仁慈、厚道的人比较长寿呢?”孔子回答道:“是这样的。人有三种死,并不是他寿命到了,而是自己折损掉的。比如起居没有定时,饮食没有节制,时常让身体过度疲劳或无限度地放逸。这些都是因自己不懂得爱惜身体,使身体受到损伤,这样,疾病就可以夺去他的性命。第二,居下位的人却无视君王,以下犯上;对于自己的嗜好欲望,不肯节制,贪求无厌。这样的人,刑罚也能夺去他的寿命。再者,人少却去冒犯人多的人;自己弱小,却还要去欺辱强大;忿怒时不懂得克制自己,意气用事;或者不自量力,不计后果地行动。这样,刀兵战事就可以让他夭折。像这三种情况:‘病杀、刑杀、兵杀’,是死于非命,也是咎由自取的。而仁人廉士,他们行动有节,合乎道义,喜怒适时,立身行事有操守,懂得培养自己高尚的性情,这样他们得享长寿,不也合乎道理吗?”

【启迪】 《黄帝内经》说:“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然而,今天的人虽然生活水品很高了,但因任性、放纵、无度的生活,能够活到上寿的人已经很少了,这是人失去理性约束、放松自我管控的表现和结果。若想长寿,就要知足少欲。无论饮食、情绪、欲望都要节制、克己,始终保持恬淡的心境,做一个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启示】 经上说:“由于饮食过度,许多人丧了命,有节制的人,反而延长寿命。”(德 37:34)这是饮食节制的益处,其它亦然。言语上节制,不会造成纷争;工作上节制,不会伤害身体;金钱上节制,不会债台高筑;情感上节制,不会情感冲动;思想上节制,不会挂虑重重。但是是做为基督徒还要“在知识上加节制,在节制上加忍耐,在忍耐上加虔敬,在虔敬上加兄弟的友爱,在兄弟的友爱上加爱德。”(伯后1:6-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