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奖励与惩罚

 草木青青33 2016-10-10
                             奖励与惩罚

一、什么是奖励和惩罚

    奖励和惩罚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手段。从心理学上讲,奖励是对人的行为的肯定性反馈;惩罚则是对人的否定性的反馈。

    动机——行为——结果(奖励、惩罚)

    奖励和惩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可以表达奖励或者惩罚。当人们获得奖励的时候,会有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而人们又希望重复获得这种体验,所以,奖励能使被奖励的动机获得强化,使被奖励的行为重复发生。惩罚的情况正好与之相反。当人们受到惩罚的时候,会有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而人们又不希望重复这种体验,所以,惩罚能使被惩罚的动机受到负强化,从而抑制被惩罚的行为。

二、奖励和惩罚在教育中的作用

    1、奖励和惩罚对学生形成和改变态度和行为有决定性影响。

奖励是加法,越奖越多;惩罚是减法,越惩罚越少。奖励的方向是明确的,告诉你就这么做,很好!而惩罚的方向是不明确的,惩罚告诉学生不要怎么做,却没有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所以,惩罚只是工作的一半,伴随惩罚的必须有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惩罚只是围追堵截,奖励才是引导提升。

   国外把老师分为两类,积极的老师和消极的老师。积极的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予以奖励,树为典范,从而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上进;消极的老师,不断地找学生的毛病,不停地批评学生。结果是恶性循环,师生关系恶化,学生行为转状况每况愈下。

2、教师通过奖励和处罚,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行为——结果”的对应关系。通过奖励和惩罚,能够培养学生非常重要的信念: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要严格严谨,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3、奖励的作用

    奖励的积极作用是:满足需要,产生积极的情绪;使人自尊、自信、自强,使人高尚;使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尽情发挥潜能,追求新的目标;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奖励也有消极作用:过多的奖励使学生产生奖励依赖,使内部动机被削弱或瓦解。

    所谓内部动机,指的是对事情的过程或者事情本身感兴趣,而外部动机则是对事情产生的附加性结果感兴趣。心理学家德西做了一个试验,他把幼儿园的小朋友分成三组,分别让他们画画。第一组只是让他们画画,第二组是画完画后给予奖励,第三组事先讲好画画是有奖励的。三天之后,再带他们到一个游戏空间,那里准备了绘画的纸笔,还有其它各种工具、玩具。结果,第一组选择画画的最多,第三组选择画画的最少。结论是:强大的外部动机可以减弱甚至瓦解人的内部动机。这就是“德西效应”。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小孩喜欢音乐,每天到附近的一个院子里敲打吹奏,弄得四邻不安,怎么劝说也无济于事。有一位智慧的老人想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他在“饶有兴致”地听完孩子们的演奏后,称赞他们奏得好,还奖励孩子们10元钱。以后。每天去听,奖励由10元变成8元、5元、3元,直到不再奖励。孩子们生气了,既然你不肯给钱,咱不给你演奏了!这结果正是老人所期盼的。可见,利用奖励也可以抑制人的动机、消除人的行为。

    当然,如果我们使用奖励时,将这种奖励指向人的态度、能力和贡献,而不是指向获取附加物的手段,那么,这种奖励就不会削弱和瓦解内部动机。

    此外,奖励还可能束缚学生的创造性。那些特别优秀、经常的高分的学生,往往关注老师的评价,关注标准答案,久而久之,其创造欲望就消失殆尽。所谓前十名现象,就与此有关。

4、惩罚的作用

    惩罚的积极作用表现为快捷有力,杀一儆百,有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所以,惩罚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是不可以简单否定和取消的。但惩罚的消极作用也很多:

⑴惩罚常常引起消极情绪和挫折感;

⑵不当惩罚会引发破坏性行为;

⑶过多的惩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可能引发说谎、欺骗等不良行为;(欺骗和说谎是人际关系的产物。)

⑷过度的惩罚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导致师生对立;

⑸不恰当的惩罚会降低(受惩罚者的)内部惩罚机制,使违规者心安理得;

⑹惩罚会阻碍学生智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⑺惩罚的攻击性本身会给学生做出坏的示范;

◆体罚为什么不好?

⑴体罚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外部,不利于反思问题本身;

⑵体罚使学生认为自己为错误付出了代价,有“了账”的感觉;

⑶体罚成为一种宣泄,减轻了思想压力;

⑷惩罚给学生做出了倚强凌弱的暴力示范。

三、实施奖励和惩罚的原则

1、奖惩要及时,时过境迁,奖惩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奖惩标准要一致,免除侥幸,避免不公平导致学生困惑或者不服。

3、实施奖惩一定要说明理由,增强教育的指向性。

4、奖惩要与行为结果相称。

5、奖惩的方式方法要适当。奖励要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惩罚要表达一种你不愿意但不得不这样做,且伴随给予学生帮助的措施。

    采用什么方式实施惩罚,还与师生关系有密切关系。观察发现,优秀的老师即使实施了体罚,学生也能接受。而师生关系不到火候,很谨慎的惩罚,也会引起学生反感。

如果你的惩罚激起了学生的自尊心,从而改变了学生,那你就是成功的。如果你的惩罚让学生脸皮越来越厚,惩罚不得不层层加码,那你的惩罚就是失败的。

6、奖惩要避免饱足状态。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奖惩如果泛滥,其效果就会被削弱甚至失灵。

7、奖惩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

8、奖惩要以教育为主。尤其是惩罚,在否定一个错误行为后,一定要指出应该怎么做;一旦有改进的行为,就马上予以肯定。

    徐特立先生说得好:“对犯错误者,给他们以好的环境包围起来,暗示他们以很好的前途,使他们用自信和自尊去克服他们的坏处,这是最好的训育典型。”

9、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奖惩。人的一生,有得意之时,也有不顺之事。在奖励面前,不可飘飘然;自己有过失而受到惩罚,也大可不必耿耿于怀。只要向前看,勇敢的改正错误,前途就会一片光明。

                          2009年4月13日根据何立婴教授讲座整理 侯著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