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技术“血流测速”,50%高危中风患者可免受不必要治疗!

 长沙7喜 2016-10-10

新技术“血流测速”,50%高危中风患者可免受不必要治疗!

心房纤颤是心律失常的最常见形式,影响着全世界的3350万名患者。心律失常已经足够麻烦,房颤患者还更可能有中风。

Markl是西北大学麦考密克生物医学工程和Feinberg医学院的放射学教授,开发了新的成像技术,可以帮助预测中风风险。这一突破可能会为房颤的治疗和预后带来更好的效果。

心房纤颤与中风相关,因为它会降低患者的血液流动。慢、阻滞的血流可导致血液凝块,然后随血液运行至脑部,并引发中风。Markl的心脏磁共振(CMR)成像测试可以测试心脏和身体内的血液流速,被称为“心房4D磁共振”技术。这是非侵入性的,不需要造影剂。摄像程序能使血流动态三维成像,可以软件的形式被集成到当前的MRI设备中,而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扫描仪或设备升级。

“我们只是通过编程让扫描仪产生不同的信息,这是一种之前没有用过的方式,”Markl说:“它可以让你测量流量、分子扩散和组织弹性。您可以非常详细地了解人体。”

长久以来,医生试图通过使用风险评分系统来评估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该评分系统将如年龄、一般健康状况和性别等风险因素加以考虑。给予高风险患者药物,以防止导致中风的血液凝块。

“接受治疗能显著降低中风的风险,这点很好,”Markl说:“但由于用药,也增加了出血等并发症的危险。这是医生面对的问题。”

Markl的4D流成像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评估谁需要用药。

“大约50~60%你认为处于高风险的患者,其血流实际上是正常的,”Markl说:“然后,您就可以推测出者50%其实并不需要治疗。”(cherry 20256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