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预防中风,最最最不能忽视这个……

 海岸kd9r526du2 2017-04-24

脑中风的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中风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在以往的科普中我们说过了不少,如果导致中风的血栓产生于心脏,就是我们本期所要说的一种中风类型——心源性中风,导致心源性中风的主要因素是房颤,具体怎么回事咱们慢慢说。

播放GIF

房颤也会引起中风吗?

一点没错!我们知道血液中有一种叫凝血因子的物质,在血液正常流动的情况下,不会聚集在一起形成血栓。但是当房颤发生时,血液无法正常流出心脏,在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就会聚集产生大量的血栓。血栓在血液的推动下,沿着血管流向远端,走着走着被堵塞了,血液就过不去了,后果多严重可想而知。

如果血栓堵塞的是为脑组织供血的血管,就会导致大脑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这时候就是我们常说的“脑中风”发生了。研究表明,与正常人相比,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增加5倍。而且,房颤导致的卒中病情更重,50%以上的患者致残甚至死亡。

房颤引起中风的特点

老年人居多 房颤实际上是一种老年病,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年龄。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是直线上升,房颤导致的脑中风在老年人中也是非常普遍。

发病突然,病情比较重 房颤导致的缺血性中风比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风更加可怕,由于栓塞面积更大,合并疾病更多,且病发突然,使它呈现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的‘三高’特征。

预防心源性中风你可以这样做

1、40岁以上的成年人应定期体检,早起发现心房颤动。确诊为心房颤动的患者,应积极找专科医生治疗。

2、根据心房颤动患者绝对危险因素分层、出血风险评估、患者意愿以及当地医院是否可以进行必要抗凝监测,决定进行何种抗栓治疗。

3、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等药物,及时做好溶栓预防中风发作。

4、作为房颤患者,即便平时没有不适也要坚持服用抗栓药物,不可掉以轻心,心存侥幸。

房颤的人群庞大,重点还是预防。发生房颤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比如说最主要的因素年龄、遗传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以改变的因素。比如说各种疾病,像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以及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房颤的患病率,从而导致中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健康科普云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