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总出现在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2016年的前十个月整个市场基本上是维持了震荡的局面,特别是自2016年7月之后,市场就不断处于缩量的状态,这种盘局不可能永远持续,早晚会迎来一个突破。突破总是会先找到一个突破口,由一个先锋部队发起进攻。那四季度,这个突破口可能会从哪里撕开?哪些板块具备充当这个先锋的潜力?上市后还未炒作过的次新股有可能是候选品种之一。
次新股本身流通盘小,所需推动资金小,在当前的行情中,很容易成为资金集中炒作的目标。加之近期次新股开板之后并没有二次迎来上涨,很多高位接盘的筹码被深度调整套牢,这当中有被动套牢的浮筹,也有主动买套的主力,主力买入肯定不是为了被套,在经过充分换手之后主力在本就不多的流通盘中控制了一定数量的筹码后,就很容易在后面的行情中发动起一波快速上攻的行情。加之次新股上市募集众多资金后通常具备高送转潜力,四季度又常常是高送转炒作高峰,所以在当前市场调整接近尾声,发动反攻行情呼声渐起之时,次新股更加值得我们关注。
哪些次新股值得关注?
综合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寻找次新股中前期开板后没有上涨,或者涨幅不大就开始下跌的个股,从当中挖掘机会。如何挖掘?从主力发动自救的角度去考虑,我们建议大家关注下面两个条件:
1.前期开板后就直接迎来调整,调整周期较长成交量充分萎缩,形成主力惜售。 2.开板后跌幅较深,调整足够充分,前期进场筹码有自救需求的。
具体有哪些股票符合这些特征呢?中情局市场研究室给大家统计了自2016年3月之后上市的开板后涨幅不大,跌幅较深的次新股,方便大家挖掘。
以上是中情局市场研究室统计的次新股开板之后没有过大涨幅就出现剧烈调整的,且近期出现缩量的股票。这类股票在实战中需要根据走势和资金流向具体来把握买卖时机。
除了从主力自救角度去捕捉的次新股机会之外,另外还有追求次新股二次创新高上涨的逻辑,需要次新股有一定的概念和业绩,会再度吸引资金看好其未来前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意前期已经有过炒作现在又有资金大幅进场的相关个股。 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数据对您有帮助的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