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应症 前外侧入路可被用来治疗各种肱骨近端骨折。尤其是用来进行髓内钉及大结节处骨折的接骨术(A1骨折)。当进行微创接骨手术也建议用此入路。 将三角肌分成三个部分,这个切口位于锁骨(第1部分)和肩峰(第2部分)之间的三角肌部分,如图示。 根据骨折的形态及设定的手术方式,皮肤的切口可做不同程度的延长,但是都不可以超过肩峰远端5cm,以为了保护腋神经。 2、解剖
3、这种入路使用了一个相对无血管的平面,远离旋肱前后动脉。 4、皮肤切口
5、皮肤切口
6、皮肤切口
7、前内侧肌间隙的显露 三头肌前内侧肌间隙的显露:在其肌纤维的前部及内侧部。劈开肌间隙,沿着三角肌纤维走行,可以得到一个出血少的入路至下方结构。 要达到最清楚的暴露,分割三角肌近端达肩峰的边缘,远端不要超过肩峰下5cm,以避免损伤腋神经及使三角肌前部瘫痪。 在切口远端,可用手指在三角肌的深面触及腋神经,以确定其位置。这支神经绕着肱骨近端走行半周,从肩峰外侧插入三角肌。 如果三头肌下方的滑囊有血块形成,可能需要切除,以为了显露肱骨头。 提示:预置保护缝线 为了保护腋神经在远端游离出来,可预置缝线于劈开的三角肌下缘,可防止术中过于劈开三角肌。 8、微创钢板接骨术的附加切口(MIPO) 在腋神经安全标记(蓝线)的下面,可用小切口置入螺钉。还可以配合使用瞄准器 9、髓内钉显露途径 当用前外侧入路来置入髓内钉时,可用较短的皮肤切口,其长度依赖于骨折类型。 10、髓内钉插入之前,通过解剖出有血块的肩峰下滑囊,来找到冈上肌腱。在其纤维走行方向做小切口,插入点两侧要预置缝线。记住,正确的进入位置在肌腱止点的深处,只有通过劈开肌腱,才能插入髓内钉。 在简单的、轻度移位的、闭合复位成功的骨折,髓内钉可以通过微创切口插入。在这种情况,就不能在插入点两侧预置缝线,以保护劈开的肌腱。通过分离冈上肌腱,轻微显露位于大结节内侧的肱骨头关节面。要避开二头肌的长头腱。
11、髓内钉理想的进钉点通常位于大结节的内侧,在正位上稍偏髓腔轴线的外侧,侧位在肱骨轴线上。在这个位置插入一枚导针。 12、伤口缝合
觉得不错,请点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