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5年前的武昌起义,关键时刻一锤定音的,是这一对母女

 趣文馆631 2016-10-10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改变了整个中国的走向。

一   风度

年轻的许佩兰隐隐感觉到:她这位姓廖的未来婆婆一定不简单。因为即使在偌大的上海滩,从小出身世家的她也从未见过如此人物。

许佩兰第一眼见到她,只觉得她气质非凡。不过男友王铿却并没有介绍他母亲的身世,只简单地介绍道:“这是家母”。

这是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在王铿家的派对上,他的母亲举手投足和言谈举止,一见就知道不仅是大家闺秀,而且饱经世事。在上层云集的上海,这种品位也是难得一见。

她的服饰和首饰,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瑕;她能说出许多饭店名厨的名字;在麻将桌上她几乎十局九赢;与此同时,她形容人物时又常引用《红楼梦》里的词句。

跟王铿成婚很久之后 ,许佩兰才终于知道:她的婆婆廖克玉,曾是封疆大吏湖广总督瑞澂的夫人,也是武昌起义的大功臣。

二   献身

1908年,时任江苏布政使的满清贵族博尔济吉特·瑞澂中年丧偶,45岁的他有意再娶。

瑞澂是大学士琦善的孙子,父亲是黑龙江将军恭镗,一枚标准的官二代。瑞澂少年时纨绔成性,被称为“京城三恶少”之一。进入仕途之后,朝中本来有人,又在禁烟、剿匪等事上多有功绩,一路青云直上。

瑞澂把续弦一事交到了吴永瑞的手上。他只知道吴永瑞是家里的账房,却不知道他是同盟会的秘密会员。吴永瑞第一时间将此事报告了同盟会高层宋教仁。

宋教仁深知瑞澂根基深厚,将来升迁指日可待,若能在此人身边安插耳目,对革命大业极有助益。只是如今不缺荆轲,需要的是一位西施。

他们想到了吴永瑞的同乡廖兆熊的独女,16岁的廖克玉。不仅容貌出众,而且天资聪颖。瑞澂一见之下,必然神授魂与。

宋教仁和吴永瑞费尽周折,在上海找到了廖家。此时廖兆熊已去世,廖夫人携爱女从江西老家前往上海,欲在此为廖克玉择一良婿。

宋教仁恳请廖夫人以民族大义为重,将掌上明珠拱手送入瑞澂府上。若是常人,即便不是勃然大怒,也会心下不快:非亲非故,初次相逢,居然就想让我把膝下千金,送到一个快50岁的老头子手里?

但廖夫人并非常人,她当场允诺了这门非同一般的婚事。只有三个条件:

1.廖克玉须明媒正娶为正室,决不为小妾。

2.廖夫人住不惯衙门,需在临近择一住处。(其实是便于暗中传递消息)

3.不收任何彩礼。

瑞澂一听之下,认为廖氏女果然不同凡响。廖母不住在衙门里,也就不会通过女儿时时指手画脚;不要彩礼,也显示廖家并非乏财之家。尤其听说此女容貌秀丽,他非常满意。

于是16岁的廖克玉,听从母亲的安排,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31岁的鳏夫。

三   功成

自廖克玉进门之后,瑞澂官运陡然亨通。短短两年之间连升两级,从江苏巡抚升作两江总督,又迁任湖广总督,成为权倾一方的封疆大吏。人人都视廖克玉为旺夫星,瑞澂中年再娶,对这位漂亮的年轻夫人更是言听计从、加倍宠溺。

调任湖广总督时,瑞澂很是想推托。一是当地民风剽悍,向来多事;二是革命党活动频繁,军队多有渗透。而廖克玉却催着瑞澂上任,因为革命党认为武昌已是革命势力发展的重镇,来个身边有内线、性格又软弱的瑞澂,比清朝派个其他悍将来要好对付得多。

由于母亲不在身边,廖克玉自然要时时“归宁”探母,以尽为子之孝。谁也没有想到,瑞澂的公事私事、大大小小各种情报,都通过这样的方式传给了同盟会。

某次租界当局传来消息,同盟会首脑黄兴正在租界,可派人火速抓捕。廖克友得知后第一时间把消息传给了廖夫人,清兵赶到时,黄兴早已逃离。这样的蹊跷事虽然也让瑞澂怀疑身边有卧底,但无论如何也没人怀疑无比旺夫的总督夫人,会是革命党的一员。

1911年10月9日,革命党在试验炸弹不慎爆炸,引来巡捕导致起义事泄。包括革命党花名册在内的一切资料都落入瑞澂之手。此时起义一方群龙无首,消息不明,无法举事。瑞澂虽然有名册在手,但因新军情况复杂,怕激起哗变,暂时也只能紧闭城门、封锁营房,靠少数旧军镇守重地,坐等湘豫援军。武昌城内,双方处于凶险莫测的僵持阶段。

湖广总督衙门内,两派意见僵持不下:

一派认为应立即集合亲兵,赶赴军营按照名册各个击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新军里的革命党一网打尽;

一派认为新军已知名册落入我手,一旦前去清剿反而会逼得鱼死网破。不如先当众假意焚毁名册以安其心,待援军到后再开杀戒。

无论瑞澂选了哪一项,武昌起义都难成功。偏偏这个优柔寡断的家伙拿不定主意,去问老婆。于是廖克玉进言:静观其变,后发制人,敌不动我不动,以不变应万变。瑞澂深以为然,于是整整一个白天,手握重权的瑞澂什么也没有做,唯一的动作是向北京朝廷报捷,瞒报武昌局势危殆,和稀泥以求太平。一直坐等恐慌情绪在新军中蔓延,到晚上爆发出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即便起义枪响,瑞澂也还不是没有挽回的机会的。

革命党攻打总督衙门的时候,瑞澂正和幕僚进行紧急磋商。张梅生是他平时最倚重的智囊,事无巨细都要相商。张梅生力主坚守,等待援军。他阐明利害:此时起义的新军只有5个营,瑞澂手里还有17个营,军力是对方三倍。而且衙门的卫队老兵居多,机关枪也充足,天黑阴雨对方无法利用炮击,足以保衙门不失。等天亮援军一到,胜券可操。

包括陆军统制张彪在内的其他下属也一致要求坚守,只有“楚豫号”兵舰管带(相当于舰长)陈德龙主张瑞澂撤上兵舰,遥控指挥。但坚守一方人多势众,瑞澂即便胆怯想走,也不得不考虑众人意见。瑞澂不走,总督衙门不能攻下,革命党人必败无疑。所以起义若要成功,瑞澂非走不可。

此时,廖夫人对廖克玉说:“快劝瑞澂逃走!他一走群龙无首,清兵就无人指挥,很快就会垮台,革命党就有办法起来了!

廖克玉找到瑞澂,先贬斥张梅生书生意气、纸上谈兵,全不知战事凶险、瞬息万变,坐以待援随时都可能变成坐以待毙;然后推崇陈德龙的主张进可攻退可守,不失为两全之策;再以一家老小的安危相逼,要瑞澂卫国不可忘了保家。

总督衙门内,能与张梅生相抗衡的,也只有这位年轻的总督夫人了。一边是相随多年、屡屡建功的心腹;一边是漂亮旺夫、楚楚可人的娇妻。瑞澂知道自己面对的可能是一生中最难的抉择,他不知道的是,他其实在选择王朝的存废和满汉两个民族的前途。

最终,一个人少年时纨绔生活所造就的贪生畏死成全了革命党、摧毁了清帝国。晚上10点,瑞澂带着全家老小,从总督衙门临江的后墙上挖出的洞中逃出,全部上了兵舰开赴汉口。

瑞澂一走,总督衙门的卫队哪还有半点斗志,顷刻便被攻陷。第二天,武汉三镇全部易主。10月12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5个月后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瑞澂带着家眷辗转到了上海,躲进了租界。有清一代,以封疆之重而溃逃千里,瑞澂为第一人。幸好清朝很快灭亡,再没人来追究此事。4年后,末代湖广总督瑞澂死于上海。

孙中山后来表示:“按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其主因则在瑞澂一逃;倘瑞澂不逃,则张彪断不走,而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

四   身退

民国成立后,廖克玉曾被宋教仁和孙中山接见,大为褒奖。1913年宋教仁遇刺后,廖克玉便退隐江西老家,后来又迁居上海。之后她嫁入王家,其子王铿先是著名律师,后来是上海市政协委员。

1980年,受谭其骧、周谷城两位历史学家推荐,廖克玉被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其间撰写过多篇关于辛亥革命的回忆录。

1984年,年过九十的廖克玉病故于上海寓所。遵照她生前遗言,遗体捐献给医学院供教学所用。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普通的老太太,在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曾经一锤定音。

她时时想起,当她正处在如梦如诗年华的时候,有天家里来了一个叫宋教仁的人。历史没有记录下他和母亲的只言片语,只有四个字“晓以大义”。之后不久,每天跟豆蔻少女耳鬓厮磨的,就是一个异族老头子的衰朽皮肤了。

从廖夫人面临大事时的识见可以看出,她绝非头脑昏聩任人摆布的那种人,她本可以对宋教仁提出诸多质问:

“你们尽自造你们的反去,为什么要用我女儿的归宿和幸福作赌注?”

“把我女儿送到清朝大官床上,就能救整个民族于水火之中?”

“革命成功了又怎样?不成功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换了汉人作皇帝,就真能比如今的满人好到哪里去?”

“江山易主改朝换代,百姓从此就不苦了?”

然而她没有。她硬起心肠让女儿做她未必愿意做的事,而廖克玉也完成得极其漂亮。一切都为了两个字:大义。

为天下兴亡和民族命运而毅然决然罔顾一身的大义,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对整天蝇营狗苟、患得患失的人而言,大义既虚无又愚蠢、既空洞又可怜。

可总有这样的人,愿意为了这样虚无、愚蠢、空洞、可怜的“大义”而自我牺牲。即便在智者眼里,这些牺牲最后根本毫无价值。可要是人人都聪明、都追求效率和性价比、都希望建功多而用力寡,天下又哪有这许多便宜事。

孔子说求仁得仁,孟子说舍身取义,寥寥几句话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挂在嘴上的人很多,默默去做的人很少。

廖克玉和她的母亲做到了。

她们比很多男人,更配得上“中国”这两个重如千钧的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