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叫慢阻肺,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慢性气管炎加上肺气肿。在中国也是一个主要的致死性疾病。 今天请来自北京安贞医院的刘双老师为大家讲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叫慢阻肺,是一个气流受限的疾病。慢阻肺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一种疾病。 慢阻肺是缓慢起病、逐年加重的。发病初期病人没有任何不舒服,等到医院看病的时候疾病已经发展到了中度以上了。 慢阻肺的症状,一个是慢性咳嗽、咳痰,是首发症状,另一个就是气短和呼吸困难,是标志性的症状。此外还有全身症状,包括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的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或焦虑,甚至还会咯血。 慢阻肺的体征就是桶状胸,胸廓像水桶一样。锁骨上窝、脖子下面的肋间隙凹陷,肋间隙增宽。同时,呼吸音减弱。 慢阻肺主要除了累及肺,还会引起全身的疾病,也叫肺外的疾病。 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的人口当中,慢阻肺患病率在8%左右,在中国也是一个主要的致死性疾病。 慢阻肺的 高危因素 1 吸烟 2 室内空气污染 3 室外空气污染 4 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烟雾的暴露 5 一些遗传性疾病等 慢阻肺的诊断标准 第一、呼吸困难,有咳嗽和咳痰。咳、痰、喘、炎是它的四大症状。 第二、有一些高危因素,比如吸烟,被动吸烟也算,接触一些有害的气体等,比如家里烧炉子,也会造成慢阻肺。 第三、有家族史。 第四、有上述表现的人,要做肺功能检查,确定病人是不是慢阻肺。 慢阻肺 可以运动吗? 经常会有老年人问,一走就喘,还能运动吗? 答案是:量力而行。适当做一些体育锻炼,对预防慢阻肺还是有好处的,能够提高病人的免疫力,能够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还会改善睡眠,晚上睡得好了,抵抗力也就强了。 但运动不要疲劳,别太累,因为过度疲劳可能会加重病情。如果是在急性加重期,就不适宜去做锻炼了,一定要把病情控制了,体力有所恢复以后再开始循序渐进增加体育锻炼。 慢阻肺病人可以做呼吸操。建议病人做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就是用腹部来呼吸,呼气的时候肚子瘪下去,吸气的时候肚子鼓起来。缩唇呼吸就是吐气的时候嘴唇缩着往外吐气。 锻炼的强度和时间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感觉到有点累了就停止,然后休息5到10分钟能够缓解,那就可以了。每天可以做一到两次这种锻炼,每次在半小时左右。 其次,可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刘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特聘教授。兼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疾病委员会肺血管病学组成员、北京医学会呼吸疾病委员会常委等职, 担任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心肺血管病杂志、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等6个杂志的编委。从事呼吸专业临床工作30余年, 在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肺血管疾病、气道疾病、呼吸危重症及感染领域尤为突出。 慢阻肺的治疗策略 第一、停止吸烟。不管你是在哪个年龄段,只要停止吸烟,肺活量很快就会有所改善。 第二、适当锻炼。可以是散步、慢走,有些身体比较好的也可以慢跑。 第三、做呼吸训练。等太阳出来以后,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呼吸锻炼,深吸气,然后吐气。 第四、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吸入刺激性的气体。一定要注意避免吸入油烟。 第五、避免伤风感冒,一次很轻微的感冒可能就会诱发肺炎,诱发慢阻肺的急性加重。 第六、情绪稳定,保持良好的心态,生活节奏要舒缓,不要太忙叨。 第七、听从医生的指导,该用药的时候用药。 注重病人的饮食营养 如果病人的年龄比较大,消化功能下降,慢阻肺症状又反复发作,可能会影响食欲。所以慢阻肺的人偏瘦的比较多,就是营养代谢不行,而且喘还消耗了很多的能量,所以病人消耗很大。营养不良可能会造成慢阻肺病人免疫力下降,活动耐力下降,甚至出现一些心血管并发症。 医生主张慢阻肺病人要增加营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饮食要平衡,选择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少食多餐。 第二主张吃高热量食物。糖不能太多,太多了会加重肺和肝脏的负担,特别是有糖尿病的病人,所以糖要少吃,但脂肪要稍微丰富一些,比如鱼、肉、蛋、奶、豆制品等都可以吃。 第三可以加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蔬菜和谷类,比如胡萝卜、青菜、土豆、山药、芋头等。 第四要多喝水。 第五要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及早治疗,这是要一再强调的。慢阻肺可以预防,也可以治疗,即便是中度甚至是重度了,只要积极治疗,还是能改善的。另外,慢阻肺不是一个单纯的疾病,可能有的病人同时有冠心病、骨质疏松等其他疾病。所以强调早诊断、早治疗。 怎么早诊断呢?可以到医院去吹个肺功能。一般的常规体检是没有肺功能检测的,肺功能检测一定要到医院的呼吸科去做。一旦发现有慢阻肺,就及早治疗,会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能使症状减少发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整理/惠晓红 制图/廖元
责编:王志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