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认知|植物的色彩

 伯川居 2016-10-11

有生命处,

即有色彩。

植物染传自千年,

《唐六典》有言:

“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

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出有方土,

采以时月。”


植物內在蕴藏着天地之色,

丰盛、朴实而具有能量。


植物的色彩



古代原色青、赤、黄、白、黑,被称为“五色”,而这五色皆由自然而得。


青色

青从蓝草中可以获得,能制靛青的蓝草有好多种,古代最初用的是菘蓝,后来逐渐发现蓼蓝、马蓝、木蓝、苋蓝等诸多可制靛之蓝。



赤色

周代开始用茜草,以明矾为媒染剂可染出红色。


黄色

早期主要用栀子的果实提取黄色,自隋代开始黄色成为了皇帝的服色,普通人不可以随意穿着。


黑色

古代染黑色的植物主要用 栎实、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栗壳、莲子壳、鼠尾叶、乌桕叶等。


收获清雅自然的色泽。

在快速发展的当下,

耗费时间与人力的植物染,

则显得更为珍贵与独特。

于弥补传统技艺断层同时,

寻回自古以来人们与自然的协作关系,

呼唤人们回归到自然中来,

体悟造物的无私与伟大。

注:本文来源ICICLE之禾若有侵权,请通知芦苇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