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是公认的老少皆宜,相传是唐代张骞出使西域时,自波斯传入我国,现南北均有栽培,新疆南部最多。由于无花果树叶厚大浓绿,而所开的花却很小,经常被枝叶掩盖,不易被人们发现;当果子悄悄地在腋下露出时,花已脱落,所以人们认为它是“不花而实”,故命名为“无花果”。 中医认为,无花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生津,健脾开胃,解毒消肿的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脘腹胀痛、痔疮便秘、消化不良、脱肛、腹泻、乳汁不足、咽喉肿痛以及咳嗽多痰等症。 《生草药性备要》中记载:“洗痔疮。子,煲肉食,解百毒。蕊,下乳汁。” 治疗咽喉肿痛:无花果晒干、研末,吹喉。(《泉州本草》) 治肺热声嘶:无花果5钱,水煎调冰糖服之。(《福建中草药》) 治痔疮、脱肛、便秘:鲜果生吃或干果10颗,猪大肠一段,水煎服 。 无花果一般人群均可服用,尤其适用于癌症患者、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冠心病患者、动脉硬化以及便秘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无花果性凉,不适用于脾胃虚寒者;脂肪肝、脑血管意外以及正常血钾性周期麻痹的患者不适宜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