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户外运动增多,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有时甚至会出现骨折。有些人觉得,骨骼主要由钙组成,骨折后补钙是理所当然的事。于是,各种各样的补钙方法齐上场,譬如很多患者会通过吃钙片加快骨伤愈合。 骨折后别急于补钙 两周内属于急性期,骨折断端会释放出大量的游离钙盐,再加上肢体必须固定,增加了患肢废用性脱钙。 骨的早期再生主要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较好的发挥作用,盲目补钙并不能起到好的作用。 两周之后局部红肿消退了,体内了钙质逐渐开始形成骨痂,断端愈合,此时方为补钙的时机。 多晒太阳有助恢复 光补钙还不行,还要多摄取维生素D,帮助身体更有效地吸收钙质。 上午9~10时,下午4~7时,阳光中紫外线A光束增多,是摄取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而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对皮肤有害的紫外线B光束和C光束含量最高,应尽可能避免接触。 动物肝、奶、禽蛋、特别是鱼肝油,这些维生素D含量尤为丰富。 少喝骨头汤 没想到吧,很多人所推崇的补钙良药——骨头汤竟然被排除在外。这是因为骨头汤所含钙质多为不溶性的钙盐,人体吸收差。而且,研究发现,每100毫升骨头汤只含2~5毫克钙,还不到普通牛奶钙含量的1/10(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5毫克的钙)。花费几个小时熬一锅骨头汤还不如喝一口牛奶的补钙效果,所以骨头汤补钙一直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适合骨折后服用的钙剂 碳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醋酸钙、鲑鱼降钙素、骨肽、鹿瓜多肽都差不多,虽然它们在体内的溶解程度不同,但在人体内的吸收率相差不大。患者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需要提醒的是,人体对钙的吸收是有限度的,并非越多越好。一般成人骨折后,钙的补充量以不超过1500毫克/日为宜。饮食一般可以提供400毫克钙,其余的量,通过每天吃1粒钙片,再加上两瓶牛奶就足够。补钙一般要2~3个月,之后可以逐步恢复到正常饮食。补钙的同时应多喝水,帮助排除人体不能利用的钙,以防发生泌尿系统结石。 另外,在补钙的同时,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及镁、磷等其他微量元素。对于老年人来说,还应当遵医嘱补充降钙素和二磷酸盐类药物。 补钙方式 补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补充钙剂,一种是食补,如果是存在明显骨质疏松的骨折病人,原则上以钙剂为主,饮食调整为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