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桑枣子,不能忘却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医

 陈鑫医师 2016-10-11


我的眼睛很好

没有近视

与小时候吃桑枣子有关系吧?


桑 枣 子


我们所说的“桑枣子”,就是桑树结的果,现在大家叫“桑葚”。


小时候每年的夏天 肯定是要吃桑枣子的,特别甜,有一点点酸,很好吃的感觉。


吃了桑枣子嘴巴和手都是紫的,我们那儿将紫的说成是乌的,一看就是吃了桑枣子的明证。有人看见我们,就会说:嘴都是乌的,又吃桑枣子了吧。


其实我们村里桑树并不是很多。但是,我们家的后面和右边的邻居家交界的地方就有一棵,其他什么地方还有桑树我们当然也是十分清楚的。桑枣子熟了,我们就会去摘桑枣子吃。



桑 叶


桑树的叶子是桑叶,桑叶是可以养蚕的,蚕必须吃桑叶,它可离不开桑叶。


我曾经养过一次蚕,每天就要去摘桑叶来喂蚕,我们村的桑叶摘完了,有时候就得去其他的村子找桑叶。


后来有人告诉我说,实在没有桑叶,柞树叶也可以,只是没有桑叶好,可能是蚕吃柞树叶,吐出的丝没有那么多,那么好吧。



桑 树


我的印象中,桑树长得很慢,很多年都没见长多少,不像有的树几年就长大了。


桑树是一种很坚硬的木头,心是红色的,做出来的家具很漂亮。


犁地的犁很多就是用桑树做的,不结实的木头经不住牛犁地时候的力量,容易断。还有就是挖土的铁锹的木柄,我们叫锹把,也大部分用的是桑树,不结实的木头也不行。


桑树枝子的韧性很好,也容易塑型。桑树枝子的用途可不少。我们挑土的箢子(就是竹筐)的提手就要用桑树枝。还有我们每家都有捞鱼的哈踏子(一种比较小网篼)的边筐也要用桑树枝。


桑树皮的纤维很结实,我们也用来搓成绳子用。


后来,我们邻村在沙上(我们村东头有一块沙化的地,全是沙,没有土,我们和邻村共有)栽了一片桑树,这种桑树和我们村原来野生的桑树不一样。它长的很快,叶子很大,可能是一种改良的桑树,主要是为了长叶子养蚕的,也长桑枣子,我们也去吃那里的桑枣子,好像没有我们村里的桑枣子好吃。



我和桑葚


学中医以后才知道,桑树全身都是中药,特别是桑枣子是很有名的补药,补肝肾,乌发明目。


我们小时候看书用的是煤油灯,煤油也是限量供应的,舍不得将灯光拔的很亮。我读书一直读到博士,眼睛可是够辛苦的,但我很得意,居然都没有近视,与我小时候吃桑枣子有一定的关系吧?


桑树全身皆中药


桑 葚

别名:原本写作桑椹,现在统一写作桑葚。又叫桑果、桑泡儿、桑椹子、桑蔗、桑枣、乌椹。

性味:性寒,味甘、酸

归经:入肺、肝、肾、大肠经

功能: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乌发明目、养颜等功效。

主治:心悸失眠、头晕目眩、耳鸣、便秘盗汗、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瘰疬、关节不利等病症。

用法用量:内服,9~15克。

营养学:认为每100克桑葚(紫、红)的营养成分:能量48千卡、蛋白质1.6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12.9克、膳食纤维3.3克、维生素A3微克、胡萝卜素20微克、核黄素0.05毫克、维生素E12.78毫克、钙30毫克、磷33毫克、钾32毫克、钠1.9毫克、铁0.3毫克、锌0.25毫克、硒6.5微克、铜0.06毫克、锰0.29毫克。

现代的研究表明:桑葚能改善皮肤(包括头皮)血液供应,营养肌肤,使皮肤白嫩;含有乌发素,能使头发变的黑而亮泽;能延缓衰老,是中老年人健体美颜、抗衰老的佳果与良药;常食桑葚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提醒大家,仅仅吃桑枣子预防近视是不够的,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才是最好的预防方式)。

宜忌:尤其适合肝肾阴血不足者,少年发白者,病后体虚、体弱、习惯性便秘者。

体虚便溏者不宜食用,儿童不宜大量食用。


桑 叶

别名:霜桑叶、冬桑叶。

性味:性寒,味甘、苦。

归经:入肺、肝经。

功能主治:有清解肺热、润燥止咳、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疗外感热邪初期,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病症。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该品蜜炙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桑叶。


用桑叶的名方很多,如杞菊地黄丸,喻嘉言的清燥救肺汤,吴鞠通的桑菊饮、桑杏汤等。


桑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桑 枝

别名:桑条。

性味:性平,味微苦。

归经:入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主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中风半身不遂,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克;或熬膏。外用:煎水熏洗。


桑 白 皮

性味:性寒,味甘。

归经:归肺经。

功能主治: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用于水肿,如风水、皮水等。桑白皮能清降肺气,通调水道而利水。故全身水肿,面目肌肤浮肿,胀满喘急,小便不利者用之,常配茯苓皮、大腹皮等,如五皮饮。


用于肺热喘咳等。桑白皮性寒入肺经,能泻肺火兼泻肺中水气而平喘。治肺热咳喘,常配地骨皮同用,如泻白散;若水饮停肺,胀满喘急,可配麻黄、杏仁、葶苈子等宣肺逐饮之药同用。

用法用量:内服6~12克。泻肺利水宜生用,肺虚咳喘宜蜜炙用。


你喜欢吃桑枣子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