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宿&酒店:大数据解读民宿的未来

 速达巴士 2016-10-11

来源:乡创板


      研究背景

  《大数据解读民宿》是海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依据海量大数据平台,挖掘关注民宿的目标人群,以期通过全面、真实的网络空间数据,提供更有价值的情报分析,形成洞察和决策

  数据采集范围

  本报告数据采集时间段为2016年1月1日—2016年9月20日

  全网累计采集数据3000万余条,数据来源于微博、微信公号、今日头条、门户网站、博客、论坛、贴吧

  采集微博用户数据272455条


民宿”内涵的变化


 

民宿关注度变化趋势(以酒店为参照)


  

近三年,“民宿”的关注度一直在上升,从2016年7月份开始,搜索量井喷式增长,到8月份甚至超过“酒店”。

  

民宿的曝光度与关注度对比(以酒店为参照)



 

  

2016年8月份开始,民宿与酒店的关注度已经持平,但是曝光度还远远不及酒店。

  

人们想要更多了解有关民宿的信息,但有关民宿的内容与酒店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民宿的营运要素

  

自然资源

  

历史资源

  

人文资源


主人文化

  

媒体人,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投资人,旅游达人,酒店管理

 

用户分析








 

2015年,随着共享经济的到来,民宿已经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在旅游时开始选择个性化的民宿住宿体验,整个社会的潮流正在引导潜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推动民宿行业的发展。

  

民宿业以“互联网 ”的形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那么民宿的平均入住周期与酒店相比又是怎样的呢?以上海民宿业为例,上海民宿的平均入住周期是1.9天,略高于酒店的平均入住周期。

 

  

虽然整个民宿行业还处于起步的状态,数量也远远低于酒店,但是民宿行业的入住率几乎接近于饱和,比酒店的入住率高出29%。


  

是不是还在为看到一家心仪的民宿却无缘预定而遗憾呢?因为,平时,平均每间民宿有5个人在抢,在周末,更是有30个人在抢同一间民宿。在大众旅游热的背景下,民宿短租行业即将面临井喷式的增长。


  

与传统酒店不同,民宿可以向用户提供更有意思的房间,更符合用户多样化的住房需求,更能满足当下消费主力军对于个性化的追求。

  

周一来了,周末还会远吗?上海民宿预定在星期五迎来高峰,为周末出游准备。


  

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  


  

以“轻生活”为潮流的新一代80、90后年轻人已经不再满足于酒店式的传统生活方式,而是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因而有设计感、有情怀的民宿赢得了部分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原题《民宿or酒店 让数据来告诉你民宿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