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在生活的边缘 | 王传宏

 三余无梦生 2016-10-11

 

多年前,我还是一名刚毕业的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在南京的一家报社做记者。记者常常是不用坐班的,一个人生活在一座陌生的城市里,在采访写稿之余,总会有些多余的时间。那时还是有些雄心壮志的,曾打算做个好记者,但这有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不是自己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也曾打算考博,继续深造,但终究还是没有去报名。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流水似地过去。那时的生活常态是白天工作,晚上熬夜读书。在深夜里面对自己喜欢的作品,写作的冲动与那些好小说一样,总让人感觉十分温暖。但我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写,或许是那些好小说阻碍了我。它们让我感到了自卑,让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的稚拙与不成熟。

 

有一次,与一个朋友聊天,谈起一个共同的朋友的婚姻,其中有一种意味深长的东西特别令人感动。于是,后来便有了第一篇小说《让我们结婚吧》(刊于2000年第2期《芙蓉》)。那正是70后概念刚推出的时候,《天涯》、《小说界》、《芙蓉》等刊物都在扶持文学新人,我的小说创作也是从那里开始起步的。

 

由于工作的关系,那时我经常会接触到一些生活各异的普通人。面对一张张疲惫冷淡的面孔,我常常会猜想,他们会拥有一份怎样的生活?那虽然琐屑平庸,尖锐纷烦,却是真实生动,富有生命力的。于是,我会在作品中试图接近他们,就像是一名行走在生活边缘的窃听者。

 

那是一群被生活自身的逻辑和各式各样的偶然性驱赶着的疲于奔命的人。他们在我的作品中依旧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有着许多伤筋动骨的痛苦和不为人知的烦恼。失落与梦想一样,新鲜而持久。我在键盘上细心打理着他们无意中掉落的碎片,竭力让那些忽然而至的纷乱的情节变得条理清晰、舒缓有致。

 

后来,离开南京去了日本,再后来又来到上海。虽然生活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我仍然喜欢在作品中打量那些面目各异的普通人。他们是我用扎实的细节和刁钻的谜语建造起来的一座座建筑物,那些小小的建筑物精巧而结实,在阳光下闪烁着琥珀般迷人的光泽。里面驻扎着一个个渺小的人生,充满着各式各样现实的小花招和犹如戏法般的真相。在他们那些微不足道的悲剧中,总是蕴藏着许多让人心动的意味深长的真谛。

 

但是,有时我又觉得似乎不是这样。或许,那些作品中的人物只是我想象中的模样,几乎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毫无关系。但他们的挣扎与妥协、狭隘与野蛮、痛苦与冷漠却丰富了我的写作,让我的作品变得尖锐复杂、结实有力。

 

在本质上,写作其实是一种有关漂泊与梦想的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写作是我与这个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因为笨拙,所以写作。写作也是我与这个世界以及自己的笨拙和解的一种方式。因为写作而变得气定神闲,也是因为写作,让我得以触摸那些自己喜欢的灵魂。他们是平淡、粗糙的生活中隐藏着的昂然的诗意。


201510

2016《收获》长篇专号(秋冬卷)
《收获》函套珍藏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