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澍江运用牵正散

 柴桂苓 2016-10-12

1、坐骨神经痛

何××,男,38岁,1990年5月25日初诊。右下肢疼痛4个月余,上下行窜,痛如针刺,动后尤甚。西医诊为坐骨神经痛,曾服阿斯匹林及针灸治疗无效,伴有胸脘痞闷、恶心厌食、口干不欲多饮,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处方:全栝蒌、姜竹茹各10克、法半夏、僵蚕各9克,白附子、枳实、苏叶各6克,全蝎、黄连各3克,苏梗8克,虎杖15克。水煎服,日1剂。进药7剂,疼痛明显减轻,黄腻苔化,原方略加调整,更进7剂而诸症消失。

按):本病因痰热风邪交结于内,流窜经
络,闭阻气血所致。治宜清化痰热,祛风通
络。以全栝蒌、法半夏、姜竹茹、枳实、黄连
清热化痰;白附子、全蝎、僵蚕祛风化痰通络
止痛;苏叶、苏梗理气宣中;虎杖清热祛风,活血通络。


2、药毒性耳聋

郭××,男,32岁,1990年3月11日初诊。2个月前因胸膜炎肌注链霉索后出现耳聋、耳鸣,伴有右颜面麻木,右侧肢体麻术无力。西医诊为药物性耳聋,日服维生索B,B,近1个月无效。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滑。处方:全栝蒌、浙贝母各1O克,僵蚕、蝉蜕、姜半夏各9克,白附子、郁金各6克,全蝎3克,天麻8克,胆星4克。水煎服,日1剂。服药7剂,诸症减轻,原方去姜半夏,加蚤休、地龙各9克,继进14剂,耳聋、耳鸣消失,余症悉除。

按):本病因风痰邪毒瘀闭清窍,滞塞经
络,遏阻气血所致。治宜祛风化痰,通络利窍。以全栝蒌、浙贝母、胆星、姜半夏化痰利窍;全蝎、白附子、僵蚕、蝉蜕、天麻、地龙祛风化痰通络;郁金理气活血通络;蚤休解毒祛邪。


3、头痛

陈××,女,35岁,1990年3月6目初诊。头痛如裂,时轻时剧,反复发作半年余。曾做脑CT及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服活血化瘀中药多剂罔效。腰痠隐隐,神倦懒言,纳寐尚可,二便正常,舌偏红苔薄白,脉弦细。处方:白附子9克、僵蚕9克、全蝎3克、生石膏15克、炒知母、怀牛膝各10克,炒黄柏、羌活、川芎各5克,炙麻黄、细辛各4克。水煎服,日1剂。服药7剂,头痛锐减,精神转佳,迭进7剂而愈,随访3个月未复发。

按):患者肾虚于下,风痰虚火上客于脑, 阻遏清阳,滞塞脉络而发本病。治宜祛风化痰,泻火通络。以全蝎、白附子、僵蚕搜风除痰剔络;炙麻黄、生石膏、细辛、羌活辛散宣通,散风祛邪;怀牛膝、炒知母、炒黄柏滋肾降火;川芎活血通络。


4、脑血栓形成

张××,男,61岁,1989年5月24日初诊。中风(脑血栓形成)5个月余,右侧半身不遂,语言蹇涩,时有头晕,口中粘腻,饮食欠馨,体胖面晦,神呆目滞,舌淡红,苔滑腻略黄,脉弦滑。血压18/11KPa(136/82mmHg),右口角下垂,右上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右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及膝腱反射亢进。处方:全栝蒌、天竺黄、僵蚕各10克,胆星、石菖蒲各4克,全蝎、川贝母各3克,乌梢蛇、地龙、姜半夏各9克,白附子b克,川牛膝12克。水煎服,日1剂。进药14剂,肢体活动好转,语言较前转清,守原方略加化裁,继进21剂,右侧肢体肌力恢复至Ⅳ级,语言清晰,余症悉除。

按):痰浊壅盛,风阳内生,风痰交结,闭阻舌窍,滞塞经络,瘀遏气血而致本病。治宜豁痰剞窍,搜风通络。以全栝蒌、胆星、天竺黄、川贝母、姜半夏、石菖蒲豁痰化浊,通利舌窍;全蝎、白附子、僵蚕、乌梢蛇、地龙化痰祛风,通经活络;川牛膝益肾固本,活血通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