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时我们都年轻

 风的叹息asd 2016-10-12

 台北西门町,1986年。摄影:阮义忠

文/吴念真
  那时候……我们都还年轻,李寿全还没成为知名的音乐制作人,闲闲没事的他经常晃到我上班的电影公司来。

  那是西门町一栋大楼的六楼,摆设陈旧、颜色阴郁,没有窗户,看不到阳光,空气滞闷,多数的同事都显得拘谨、苍白,于是,任何突然闯入的人对我来说都不是打扰,反而是一种意外的惊喜,就像忽然吹进来的一阵风或忽然闪现的一道阳光。

  他来干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闲聊,他说他的梦想和期待,我说我的。或许同样来自九份矿区,所以至少还有一些共同的回忆或话题。

  比如有一次说到九份印象,两个人说的竟然是同样的声音和画面:冬天的浓雾里,远远传来出殡行列高亢的唢呐的声音….

  我想现在的他或许已经忘记了。

  他是夜猫子,或许自己没睡的时候都觉得整个世界应该都还清醒吧,所以偶而会三更半夜打电话给我,第一句话永远是:你在干嘛?

  有一回我睡了,被他的电话吵醒,语气有点急,问我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帮他写个歌词,他说曲子做好了,要我照既定的字数填。

  深夜的电话成了半梦半醒之间唯一的灵感,于是写了一首直到今天还经常被朋友在唱歌的场合点出来恶笑一阵的歌词,叫《热线你和我》。

  后来还写过《一样的月光》,得过金马奖最佳电影插曲,但没把我报名在内,所以没分到奖金,老实说,记恨至今。

  有一天,他又来办公室,这回他说他要自己出唱片,要我帮他写歌词。

  这回有点不同了,既不是先有曲子限定字数的填字游戏,也不是必须紧扣剧情主题先行的插曲,他说:你最想写什么就写。

  也许是编剧本能,意象、声音、氛围所共同形成的“触感”在那个阶段是自己最习惯的创作方式吧,于是就写了八段的情境,外加一句标定时间的结尾,传真给他,然而都要到唱片出版的时候才知道这首歌被命名为《8又二分之一》,“承袭”了一部经典电影的片名。

  一回头,却已是多年之前的事了,重看当年写的文字,忽然觉得害羞,因为那些字句多少都有前中年期那种老文青故作悲凄的姿态。

  最近一次听这首歌则是在小西的追思会之后,夜里一个人重复播放着,因为里头有一句旁白说“生日快乐”,声音就是小西的。小西是李寿全的妻子,一直记得她美丽的样子….想想,同样也已经是多年之前的事了。

  云淡风轻,四野静谧。

  好友聚集,笑语如昔。

  孩子们啊,健硕明朗,热情洋溢。

  所做诸事,皆己所愿,皆己所喜。

  世界平和岁月无惊。

  回头凝望,

  了无牵挂,了无愧歉

  告别之日….

  身心安适,步履轻盈。

  这是这个年纪的8又二分之一新版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