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pToDate:脐带绕颈,真的是宝宝“上吊”了吗?

 渐近故乡时 2016-10-12

脐带绕颈是孕期较常见的现象,但却常引起孕妇和家属的焦虑:

 

脐带绕紧会造成宝宝畸形吗?

绕颈的宝宝会不会缺氧?

绕颈的宝宝能不能顺产?

……

 

 

关于这些疑问,有教科书式的标准解释如下:

 

大约有20-25%的宝宝,会出现脐带绕颈,它与脐带过长、胎儿偏小、羊水过多、胎动频繁等有关。

 

每4-5个宝宝中,就有1个是脐带绕颈。其中脐带绕颈1周的发生率是89%,绕颈两周发生率是11%,绕颈三周以上或缠绕胎儿躯干、肢体的比较少见。

 

脐带绕颈,对胎儿的影响与脐带缠绕松紧、缠绕周数及脐带长短有关。绕颈一两周,一般不会对宝宝构成威胁,不影响以后的分娩方式。

 

但,并不是所有的孕妇都能淡定地接受如此教科书式的解释。让我们看看来自UpToDate临床顾问关于 “脐带绕颈” 的专题—— 

  


引言

 

脐带环绕在胎儿颈部(脐带绕颈)是分娩时常见的表现。尽管现有数据的质量较差,但大量证据表明,脐带绕颈不会使任何有临床意义的胎儿/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然而,病例报告和小型病例系列研究显示,脐带绕颈会伴有不良结局。

 


 


推荐内容

 

●绕颈的脐带可以环绕胎儿颈部一周或多周。它们可以很松,也可以有轻至重度的紧绷。 

 

●足月妊娠时脐带绕颈的患病率为15%-34%。脐带绕颈可在妊娠期的任何时候形成,然后松解,并可能再次形成,或是持续存在。 

 

●脐带绕颈可通过超声检查发现。据报道,足月妊娠时灰阶超声检查发现脐带绕颈的敏感性为70%左右,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敏感性为83%-97%。 

 

●尽管现有数据质量较低,但大量证据表明,脐带绕颈不会使任何有临床意义的胎儿/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

 

然而,病例报告和小型病例系列研究发现,脐带绕颈与死胎、胎儿生长受损、羊水粪染相关,还与产时胎心率异常发生率增加,从而导致手术分娩、5分钟Apgar评分低和脐动脉酸血症发生率增加相关。其还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远期风险相关。

 

●我们建议妊娠期不筛查脐带绕颈(Grade 2C)。 

 

●因为脐带绕颈可被认为是妊娠期的正常发现,因此我们不会报告偶然检测到的脐带绕颈。对于询问脐带绕颈的患者,我们会安慰患者脐带绕颈是常见表现,往往会自行松解;即使是持续存在的脐带绕颈也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正如在所有妊娠中一样,应告知患者留意胎动,在胎动减少时及时报告医生。 

 


 

 

脐带是连接胎儿和孕妈妈的纽带。脐带可缠绕于胎儿的颈部、四肢或者躯干,绕颈时缠绕圈数的发生率也有异:多数为缠绕一圈,发生率20-30%;少数为缠绕2圈,发生率2.5-5%;3圈甚至更多发生率则仅有0.2-0.5%。

 

但无论圈数多少,目前都还没有什么方法能解除脐带绕颈。宝宝在肚子里有危险,很多会表现出胎动异常,因此,孕妇自己数胎动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数胎动、数胎动、数胎动!),加强自我监测,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才是尽可能不给孕妈们留下遗憾的有效方法。


*本文节选编译自UpToDate临床顾问 “脐带绕颈” 专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