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综题库新版本发布& 生理学:突触传递

 一舟烟雨远汉初 2016-10-12


2006 年第 21 题 生理学 A 型题


下列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局部去极化电位

B. 具有「全或无」性质

C. 是局部超极化电位

D. 由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

E. 由突触后膜对钠通透性增加所致



题目解析


1. 根据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可将突触后电位分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2. IPSP 的形成过程: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D 错),突触后膜对 Cl-、K+ 通透性增高,Cl- 大量内流,K+ 外流,Na+、Ca2+ 内流通道关闭(E 错),发生净外向电流,突触后膜超极化,又因为 IPSP 可以总和,为局部电位,所以 IPSP 是局部超极化电位(A 错 C 对)。


3. IPSP 是局部电位,不具有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点(B 错)。


本题可参考《生理学》人卫 8 版教材 P279。


本题答案

C


考点讲解


【2016 年大纲 生理学(九)神经系统的功能 3. 突触传递: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


本题的音频讲解请点击这里哦


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少部分由电突触传递完成,大部分信息传递由化学突触传递完成,根据前后突触是否紧密分为定向和非定向突触两类。


一、定向突触传递


1. 概念


指突触前后两部分之间有紧密解剖关系的突触,如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和神经元之间的经典突触。


2. 结构


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突触前末梢轴浆内有大量突触囊泡,内含高浓度神经递质。


突触囊泡分三种:


(1)小而清亮透明的囊泡,内含乙酰胆碱、氨基酸类递质;


(2)小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囊泡,内含儿茶酚胺类递质;


(3)大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囊泡,内含神经肽类递质。


3. 突触传递的电-化学-电传递过程


(1)整体过程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 → 兴奋达神经末梢 → 突触前膜去极化 → 突触前膜钙离子通道开放 → 钙离子进入突触前膜 → 神经递质释放 → 递质进入突触间隙 → 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 → 后膜对某种离子通透性改变 → 后膜去极化或超极化 → 产生突触后电位。


(2)突触前膜 Ca2+ 通道开放


兴奋传递到轴突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到一定水平,电压门控 Ca2+ 通道开放,Ca2+ 进入轴浆内。


(3)突触囊泡递质释放


Ca2+ 进入轴浆后浓度升高,触发突触囊泡出胞,递质释放,Ca2+ 浓度恢复。细分为以下步骤:


① 动员:Ca2+ 与轴浆的钙调蛋白结合形成 Ca2+-CaM 复合物,激活蛋白激酶 Ⅱ,使得用来固定囊泡于细胞骨架丝的突触蛋白磷酸化,使得囊泡从细胞骨架丝上分离。


② 摆渡:游离囊泡在 G 蛋白 Rb3 的帮助下向活化区移动。


③ 着位:被摆渡到活化区的囊泡固定在突触前膜。


④ 融合:囊泡在高 Ca2+ 条件下变构,囊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


⑤ 出胞:囊泡膜和突出前膜形成融合孔,递质从囊泡释放。


(4)递质达突触后膜


递质进入突触间隙,扩散抵达突触后膜。


(5)突触后电位形成


递质作用于后膜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导致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改变进而去极化或超极化,形成突触后电位。


二、非定向突触传递


1. 概念


指突触前后两部分无紧密解剖关系的突触,比如交感神经支配平滑肌和心肌的接头。


2. 结构


神经元轴突末梢有许多分支,分支上有许多连续的膨大结构称曲张体,内含大量突触囊泡,曲张体沿分支抵达效应细胞近旁。


3. 传递过程


当神经冲动传到曲张体,递质从曲张体释放,经扩散与效应细胞受体结合,产生接头电位。


4. 特点


与定向突触传递相比有以下特点:


(1)突触前后结构不一一对应,一个曲张体释放递质可作用于许多分散的受体靶点;


(2)递质扩散距离远、时间长,且远近不等、长短不一;


(3)递质能否产生效应,取决于突触后有无相应受体。


三、影响化学性突触传递的因素


1. 影响递质释放的因素


递质的释放量主要决定于进入末梢的 Ca2+ 量,故凡是影响神经末梢 Ca2+ 内流的因素都会改变递质的释放量,进而影响突触传递。


2. 影响已释放递质的清除的因素


已释放递质通常被突出前末梢重新摄取或被酶解,故凡是影响递质重新摄取和酶解的因素都会影响突触传递。


3. 影响受体的因素


影响受体与递质结合的亲和力及受体的数量也会影响突触传递。


四、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 分类


根据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可将突触后电位分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2.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1)形成过程


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对 Na+ 和 K+ 通透性增高,Na+ 内流大于 K+ 外流,发生净内向电流,突触后膜去极化,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升高。


(2)特点


EPSP 可以总和,为局部电位。


(3)举例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受肌梭的传入纤维投射而形成突触联系。


3.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1)形成过程


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对 Cl-K+ 通透性增高,Cl- 大量内流,K+ 外流,Na+Ca2+ 内流通道关闭,发生净外向电流,突触后膜超极化,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


(2)特点


IPSP 可以总和,为局部电位。


(3)举例


伸肌肌梭的传入冲动在兴奋脊髓伸肌运动神经元的同时,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屈肌运动神经元。


五、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


1. 因为一个突触后神经元常与多个突触前神经末梢构成突触,而产生的突触后电位既有 EPSP 又有 IPSP,所以神经元胞体就像一个整合器,EPSP 和 IPSP 的代数和决定电位改变总趋势,当总趋势表现为超极化,突触后神经元表现为抑制,当突触后膜去极化并达到阈电位水平,可爆发动作电位。


2. 动作电位的爆发,并不是在胞体而是在轴突始段,这是由于轴突始段钠通道密度大,胞体钠通道密度极低。


3. 动作电位一旦爆发,可双向传递,一方面沿轴突传导,一方面逆传到胞体,消除神经元此前的去极化或超极化状态,使其得到一次刷新。


思考题


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核心因素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