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誉中国为“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际交往,礼仪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当先。传统礼仪用语处处都体现着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品德,这也正是很多现代人所缺少的。 敬辞又称敬词,表恭敬口吻的言辞 令 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令寿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阃(kǔn)、令正、令妻:尊称对方的妻子。 令郎、令嗣、令似、令器(哲嗣、少君、公子):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婿、令坦:尊称对方的女婿。 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 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 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尊 用来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尊上:称对方父母或对地位、辈分至高者。 尊公、尊君、尊府、尊大人:皆称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 尊亲:对方亲戚。 尊阃、尊正、尊夫人:尊称对方的妻子。 尊驾:称对方。 尊命:对方的嘱咐。 尊意:对方的意思。 先 用于敬称已不在世的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先帝:称已死的皇帝。 先考、先父:称已经死去的父亲。 先慈、先妣:称已经死去的母亲。 先贤: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 拜 用于人事往来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拜辞:指与对方告辞。 拜访:指访问对方。 拜服:指佩服对方。 拜贺:指祝贺对方。 拜识:指结识对方。 拜托:指委托对方办事情。 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 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奉箴:接到来信。 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 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 奉告:告诉。 奉还:归还。 奉陪:陪伴。 奉劝:劝告。 奉送:送行;赠送。 奉赠:赠送。 奉迎:迎接。 奉托:拜托。 惠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 惠纳(笑纳):接受。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 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恭 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恭贺:恭敬地祝贺。 恭候:恭敬地等候。 恭请:恭敬地邀请。 恭迎(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恭敬地迎接。 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垂 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 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 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赐 指所受的礼物 赐教(候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贵 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贵干:问人要做什么。 贵庚:问人年龄。 贵姓:问人姓氏。 贵恙:称对方的病。 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 贵国:称对方国家。 高 称别人的事物 高见:高明的见解。 高就:指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高龄:称老人(多指60岁以上)的年龄。 高寿:用于询问老人的年龄。 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 高论:称别人见解高明的议论。 高攀:跟地位、名誉较自己高的人结交或攀亲。 大 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大人: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父母叔伯等长辈;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清朝之后常指在职的官员。 大驾:称对方。 大名:称对方的名字。 大寿:称老年人的寿辰。 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台 称呼对方 台端(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称对方。 台安、台祺、台馁:您安好、吉祥、平安。 台甫: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称对方。 台鉴、台览、台启、台览(钧启、惠鉴、钧鉴、雅鉴):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敬 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 敬告:告诉。 敬贺:祝贺。 敬候:等候。 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此致,敬礼。 敬请:请。 敬佩:敬重佩服。 请 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 请坐:请求对方坐下。 请进:请对方进来。 屈 用于可能会令对方不痛快的情况 屈驾(多用于邀请人):委屈大驾。 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委屈就任。 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屈高就下,降尊临卑: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迁就地位低的人;尊贵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与地位较低的人交往。 光 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 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 光临(候光):称宾客到来。 俯 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俯察(下察、垂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 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 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 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华 称呼与对方的有关事物 华诞:称对方生日。 华堂、华厦(府上、府弟、贵寓、尊府、贵府、潭府、潭第):称对方的房屋。 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华宗:称同姓人。 叨 音tāo,承受、收到之意 叨光:沾光。 叨教:领教。 叨扰:打扰,受了别人的款待,表示感谢。 雅 用于称对方的情意或举动 雅教:称对方的指教。 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 雅正(指正、呈正、呈政、斧正、斧政)(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指正批评。 玉 用于对方身体或行动 玉体:称对方身体。 玉音(多用于书信):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 玉成:成全。 芳 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芳邻:称对方的邻居。 芳龄(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年龄。 芳名(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名字。 贤 用于平辈或晚辈 贤家:称对方。 贤阁、贤内助:称对方的妻子。 贤郎、贤子:称对方的儿子。 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 贤契(多用于书面):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贤侄:称侄子。 钧 用于有关对方的事物或行为,针对尊长或上级使用 钧安:您(安)好。 钧座:指尊长或上级的位置。 钧谕:对帝王或尊长的指示、命令的敬称。 钧裁:请尊长或上级裁决事情钧签——请尊长或上级鉴别。 久仰:仰慕已久。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君: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卿: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子:“子”在古代专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乔梓:称人父子。 足下:尊称对方。 高足:称别人的学生。 阁下:阁下为对“您”的敬称,与足下意思相近。 仁兄:对朋友的敬称。 昆玉:对别人弟兄的敬称。 享年:称死去的人活的岁数(多指老人)。 鼎力:用于向对方表示感谢。 违教:指离开某人后未见面(多用于书信)。 拜教:恭敬地接受教诲。 借重:指借用其他的(力量)。 壁还:用于归还对方物品。 海涵:对方很宽宏大度,或者请求对方原谅,对方职业级别上比自己高。不适用于长辈,比较正式和书面性。 包涵:不适用于小辈,职业级别更高的人也可加以其身。没有海涵正式,带有强烈的口语性。 谦辞又称谦词,表谦虚口气的言辞 家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 家母、家慈:称母亲。 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 贱 称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 贱内(多见于早期白话,内人、内子、内助、拙荆):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贱物:谦称自己的东西不足挂齿。 舍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舍弟:称弟弟。 舍妹:称妹妹。 舍侄:称侄子。 舍亲:称亲戚。 小 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 小儿、小子(犬子、豚子、犬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 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 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 老 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 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敢 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 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愚 用于自称的谦称 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拙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 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敝人:谦称自己。 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 敝友:谦称自己的朋友。 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鄙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忝 音tiǎn,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忝列:有愧被列入或处在其中。如:忝列门墙(意为自己愧在师门)。 忝在:有愧处在其中。如:忝在相知之列。 忝任:有愧地担任。如:忝任宰相之职。 薄 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常用来谦称自己的技艺;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在作待客时的谦辞; 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于谦称自己送的礼物; 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 绵 与“薄”类似 绵薄:自己薄弱的能力。 绵力:微薄的力量。 不 谦称才能 不才:没有才能,常用做“我”的谦称。 不佞:没有才能。 寒舍:自己的家。 涂鸦:称随意写作或绘画,也用来比喻书法幼稚,但多用于谦辞。 绵薄:谦称自己薄弱的能力。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辞。 过誉:过分称赞。 见笑:被别人嘲笑、取笑。 后进、后学、晚生、晚辈:对长者称自己。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有:“不学礼,无以立。”与人交谈带着恭敬、尊重,和人相处透着谦卑、真诚,中华传统礼仪用语中处处体现着做人的智慧。在深受汉语影响的韩语和日语里,都留存着十分发达的谦恭体系,而作为正统继承者的中国人却正在逐渐摒弃谦辞敬语,惜哉!痛哉! 如无特殊标注,“还原社”所有发文均为原创 疏漏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转载请注明来源:还原社(hysociety) |
|
来自: 东方竹马 > 《社科政教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