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锻炼的心态与效果之30

 黄果树861 2016-10-12

一、构成幸福的因素:
1.自由。一个人在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的基础上,不受任何人以及任何因素的控制而活着就是自由。
2.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亲人。指心与心贴近的人,包括夫妻,亲人不一定是和你有血缘关系的人。
4.朋友。朋友有两种,一种是结伴去尿尿的人,也就是好到没里外的人。另一种是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的人。
5.钱。在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的基础上,赚过来的钱,是一个人能够生活下去必不可缺的物质条件。
6.名誉和地位。在某个领域作出一定的贡献,从而获得一部分人的尊敬。

二、面对幸福的态度:
1.幸福是好事情,不过要先有一颗能够随时随地体会幸福的心。任何事情,过与不及都不好,追求幸福的也就是还没有得到幸福的,或者是自己没有幸福感的。因此追求而不用强求,幸福不是追求外在的条件,而是激发内心的幸福感觉。
2.很多因素是互动的,比如:希望自己自由,那就不要把约束强加给别人,希望别人帮助你,你有机会先帮助别人。

三、幸福的条件:
1.人生是由今天组成的,今天能幸福,那么未来的每一天都能幸福;如果今天不能幸福,那么未来的每一天都不会幸福。
2.怎样理解上面这句话呢?因为幸福是个人对生活的体会,今天能幸福就表示一个人能够以现有的条件为自己创造出相对幸福的生活,因此外在条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运用现有的条件让自己活得更精彩,让自己的明天更更精彩。
3.而另一些人是这样想的:假如我有一百万,我就幸福了,假如……我就幸福了!等等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为什么说这些是不切实际的幸福观呢?不是说你在未来有一百万是不切实际的想法,而是说就算你有了一百万,你想幸福也是不切实际的。详细解释如下文所述:
4.为什么说这些是不切实际的幸福观呢?按照上述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是:我现在没有一百万,通过自己的努力,五年后有了一百万,等五年后有了一百万的那一天,我就开始幸福了。那么从今天开始到五年后这五年时间难道你每天都在不幸福之中吗?每天都不知道幸福的味道?每天都浸泡在痛苦之中度过吗?万一赚不到一百万,那么一辈子都痛苦吗?因此,假如怎么样怎么样我就幸福了,这样的“幸福观”本身就是无法体会幸福的人想出来的,如果一个人无法体会幸福,那么他就永远不会幸福。

四、附:故事一则
    什么是穷人
    有一天,一位非常富有的父亲带着儿子到乡间旅行,他坚定地要让儿子看看穷人的情况。他们花了几天时间在农场考察,还在被视为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里住了一天。
    在回家的路上,父亲问儿子:“这次旅行怎么样?”“好极了,爸爸。”
    “你对穷人的感受如何?”父亲问。
    “哦,很深。”儿子说。
    “在这次旅行中学到了什么?”父亲问。
    儿子答道:“我看到,我们有一条狗,而他们却有四条;我们的水池,只伸展到我们花园的中间,他们却有一条小溪伸展到无限远,没有终点;我们有进口的灯竖立在花园中,他们却有满天繁星在夜空中闪耀;我们的庭院延伸到前院,但是他们却拥有整个地平线;我们有一个小块土地来生活,但是他们却有一望无际的田野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视线;我们有仆人为我们服务,但他们却为他人服务;我们购买食物,他们却亲手耕耘;我们有围墙来保护我们的财产,他们却有朋友来保护他们。”
    儿子最后说:“谢谢您爸爸,为我展示了我们是多么的贫穷。”这个男孩的父亲哑口无言。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成年后的人们往往只盯着别人的好而看不到别人也有痛苦的时候;往往只盯着自己的不好而忽视幸福其实很简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