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求心理阴影面积|如果父母可以选,你还选他们吗?

 行摄天下者 2016-10-12


作者王艳梅


中国首批职业资格认证二级心理咨询师,媒体特邀心理专家,2012年被评为北京心理卫生协会20名先进工作者之一。



 Miss十: 豆瓣上那个“父母皆祸害”的小组曾经风靡一时,小组里很多人认为父母给自己留下了“心理阴影”,比如“我现在内向、孤僻,害怕主动和人交往,这都是因为小时候我爸妈管我太严,不准我出去和别的小孩玩,也不准我在大人面前乱说话”,再比如“我父母感情不好,他们经常吵架,所以我对婚姻很恐惧。”


诸如此类,好像这一些自己不满意的、不想要的,都是父母造成的。但是果真,父母会给我们造成这么大影响吗?如果有,那些年,父母给你留下的阴影面积,我们如何看待呢?


我们今天来听听十分心理FM的嘉宾王艳梅老师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本文整理自幸福研习社节目音频,更多精彩内容请移步幸福研习社(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不完美的父母与不充分的成长


最近有一个“求心理阴影面积”的流行说法,比如“我去买东西被售货员鄙视了,求心理阴影面积”。


但在心理咨询师的经验中,很多人在“求心理阴影面积”的路上,其实在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


没有父母敢说“我给孩子百分之百都是正面的东西”,但也没有父母愿意承认,我给孩子带来了“心理阴影”,虽然实际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从原生家庭收到了一些“伤害”。


比如我有个朋友,他父母给他的教育其实是非常自由的,我很羡慕他,但他后来跟我说,他的心理阴影是“我父母不太爱我,不太管我”;但我另外一个朋友,父母管得太严了,他的心理阴影就是“我父母不给我自由”。


父母本身的自我成长程度,对孩子的教育起决定性影响。但往往问题就在于,父母本身的心理健康程度也是有限的。


如果你幸运一点的话,父母本身天性豁达,思维思想、为人处事的很多方面都比较成熟,待人待己也都宽容和大度,那么他带给孩子的心理阴影面积就比较小。


但不幸一点的话,遇到在心理上不够健康,或不太愿意“自我成长”的父母,问题就比较大。


对心理健康度不够的父母来说,孩子成长中出的一些问题,父母会认为我要做的是:把你这个“麻烦”解除了。


但其实,孩子表现不好或成长中的问题,并不是什么麻烦,更不是个“问题”,关键在于父母怎么处理。如何处理的结果,导致了给孩子带来了“福音”,还是造成了“阴影”。孩子出一些“小问题”,如果看做是上天给父母的一个好机会,让父母有机会去重视、学习怎么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这样,和孩子一起成长也成了幸福的一件事。好的父母,其实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


没给父母带来荣耀

父母马上就变了


中国人做父母最成功的时期是幼儿园的时候。从孩子生下来到上幼儿园,哪怕孩子跑步倒数第一,父母也会喊“加油加油!”,孩子细小的问题父母也会很用心地对待。基本上这个阶段的父母,都是比较“成功”的。而区别就在孩子上小学之后。


上小学之后,如果这个孩子比较调皮、不适应学校的生活,或者没给父母带来荣耀,父母态度马上就变了,这时候特别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孩子上学前,ta感觉自己是“天使”,犯了错误爸妈都特别有耐心,但一上学父母就变了,要求越来越多,ta还没准备好应对这个转变。这也是造成很多孩子“厌学”的重要原因,他不想长大,不想被区别对待。现在很多孩子心理年龄比较幼稚,跟这个也有一定关系,因为孩子在转型的关键期没有感觉到成长的喜悦。


还有一些女孩子,或者很乖的男孩子一路从幼儿园到小学好像都没什么问题,然后父母就懈怠了。他们开始做自己的事儿,然后一到中学,孩子开始逆反,家长吓唬小学生那套不管用了,父母就变得特别抓狂。这也是父母迫切需要学习的契机,虽然稍微有点晚,但好歹也是还来得及补救的时候。


所以,父母的学习是特别重要的。孩子幼小的时候,父母能够做到无条件地爱。但是,当孩子开始有自己的力量,不再是对你言听计从、你说什么他就听什么时,父母子女间这种对抗感就会出现。此时父母跟孩子的关系是比较脆弱的,而且这时候孩子思想上开始趋近于成熟,那么这种冲突可能造成的阴影面积就比较大。


有很多父母对待、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可能是直接从自己的父母那里“模仿”来的。比如他从小被父母打骂,那么他为人父母后,打骂自己的孩子就是一件很顺理成章的事儿,因为他父母就是这么教育他的。又比如,父母认为自己父母的教育特别失败,自己没有从那个心理阴影里走出来,要么他特别讨厌打孩子,会溺爱孩子,要么反过来打孩子打得更狠。后一种是挺可怕的,他一边不接受自己,一边继续作恶,此时这个阴影面积可能就会更大一点。


最理想的父母什么样?


容易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的父母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父母过分地把自己的价值感建立在孩子身上。


如果父母过分地输不起,即家长个人心理健康水平低的话,他会要求孩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样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大。


基本上我们都不用去了解家长,只要跟孩子沟通一下,看看孩子的各种反应、看他们跟人互动的方式、他说话的倾向性、处理事情的模式,你就能够知道他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因为孩子自由和幸福的程度,体现ta在家庭中受到的教养程度,家里教育的模式。


一般来讲,心理比较健康、性格比较豁达,在生活中有自己的爱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和工作比较容易平衡,这样父母的孩子,基本上健康指数也都非常高,他们的幸福指数,还有他内心的心理阴影面积也是比较小。


求与负能量父母相处的心理阴影面积


有些人总结了小时候给自己造成比较大心理阴影面积的一些话:

  • 比如父母常说的一句就是“别人家孩子”,“你看隔壁那谁谁,你看人家孩子,你看人家拿奖,你看人家比赛,你看人家怎么怎么样。”

  • 比如“你这个笨蛋!像你爹一样笨”,骂到祖上三代,尤其夫妻俩关系再不好,其实对孩子影响很大的,这种话基本就是否定孩子的出身,也令孩子觉得祖祖辈辈没希望,是对自己的否定,还否定到了根子上,骂人骂得太狠。

    

我观察到很多父母骂孩子,他其实就是在宣泄,那话非常难听,说的语气、语调也非常难听,实际上,训斥孩子,很可能就是父母的“发作”。


父母以为在教训孩子,但是在愤怒之下,实际却是宣泄自己的“垃圾”,而孩子在接受这些“垃圾”的时候,真的是心理阴影面积会无比巨大。

    

再比如有些父母,不谩骂,自己却活得特别可怜。尤其有些女性,跟丈夫的关系不好,她会跟孩子诉苦。其实孩子是特别爱父母的,这种诉苦会给孩子一个责任,“我这么爱以及这么爱我的人活得这么可怜,所以我就要去保护她”,孩子自然想来充当“父母的父母”的角色。而对于小孩子来说,还没有成长完善到帮父母背负压力的程度,就会造成阴影面积。

 

这种事,就是“过分承担”。身为父母其实也不难理解。比如你有一个朋友,最近比较倒霉,你试试看,连听两天,他跟你说他的倒霉事儿,你自己就要崩溃了,你会觉得很沉重,很不开心,对吗?

    

比较健康的家庭就是,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你帮孩子明确自己的身份定位,就是你只做孩子的事情。比如在平时就跟孩子讲,“你是我们的孩子,你只做孩子该做的事情就好了,爸爸妈妈的问题不需要你来承担,因为你能把自己照顾好,爸爸妈妈其实就觉得很开心,你也要相信我们有能力照顾好自己。”这是比较健康的父母要跟孩子去表达的。



成年人需要清算父母的“祸害”吗?


几年前特别火的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无数的孩子在那里面“控诉”父母的罪恶。



 豆瓣的“父母皆祸害”的小组


其实,对父母的“控诉”、甚至“清算”,可能是人成长中必要的过程。对每个孩子来说,如果他有了“控诉”这一步,其实是他寻求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开始。

    

成年后的我们,一方面要知道父母在他们的年代长大,他们有他们的局限性。他们尽力了,做了他们最好的自己。


但另一方面,也要承认父母不可避免给你带来的伤害,那是他们完全意识不到的,要接纳这部分自己。


所谓去“清算”父母给的阴影,并不代表你要去告诉父母,你这事儿给我造成心理阴影了,你这事儿给我5平方厘米的心理阴影,那事儿给我8平方厘米的心理阴影……不用跟父母面对面清算、面对面对质,人要做的事情是对自己负责,要承担自己的生活;最好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当作为母亲、父亲的时候,不再给自己的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我记得有一个法国心理咨询师,有一个来访者44岁了,在他的咨询室里面不停地控诉他的父母,不停地控诉,“是他们让我今天没有办法谈恋爱”,“让我今天没有办法有任何一段稳定的伴侣关系”,咨询师明确地告诉他,你是时候承担自己的责任了,你的父母对你造成的伤害可能是有的,但是你已经是个成人了好吗?

   

其实不在于你过去阴影有多大,是你要选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每个人的路都是要自己走。为什么有些孩子从小受到的父母伤害差不多,但他们以后的人生走向完全不同,那就在于自己去修正了。像那个44岁的老兄,18岁之前的问题怨父母,18岁到44岁之间,这些问题就是他自己的了,是不是他有可能不愿意脱离一个孩子的身份,便以这种抱怨的模式留在童年,把那些阴影不断地搞大?这是他的人生选择。


如果确实是因为父母不好、不良的教养方式给你带来了很大面积的心理阴影,其实也是可以见心理咨询师,或者是参加一些心理培训和一些工作坊的,这些对自己的探索其实都会有助于你从那些阴影里面走出来,让你的阴影面积缩小。

    

其实,求父母给你的这个阴影面积,不是为了怨恨,反而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没有完美的家长,也没有完全没有心理阴影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向着阳光成长,把自己引向通向幸福的方向。


*加入幸福研习社,请从公号底栏进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