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作学习经验分享

 你是不一样 2016-10-13

合作学习——高效课堂的核心

学生的参与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目前在许多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呈现单一化、封闭化。学生的参与在形式上更多的是限于问答,它被看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手段以及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而没有被理解为学生的存在方式。但是,合作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参与状态,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成为合作小组中的一员,要与学生保持着双向的交流,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样,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社会性和效率,也就提高了学习的活跃性和有效性。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显著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如何组织扎实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

1、组建小组

小组的排列,由传统的“插秧式”排列变成了“帮对式”排列,每个小组的46名成员在性别、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背景、学习成绩、能力水平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每个小组都是整个班级的缩影,各小组之间力量均衡,便于对各个小组的工作成效进行公平的比较和评价。同时,由于组内各成员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因此他们可以有效地开展互助与合作,最终促进组内每个成员在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交往各方面的提高。

2、合作探究

规范有序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促进生生、师生间的多向交流,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要做到规范有序,必须让学生清楚合作学习的程序:①老师分配各小组的“大任务”并提示学习的步骤;②领到“大任务”后,组长带领组员按照学习步骤一步一步有序探究,确保每个组员都参与并掌握;③小组长给每个组员安排一“块”小任务,组员积极为展示环节做准备;④小组长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以及任务安排展示的次序。如特级教师陈金才执教《泊船瓜洲》时,我们看到了以下一幕: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学习步骤认真开展合作学习。各组学习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每一个同学都在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比较充分,达到8分钟。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同时,教师在各组间巡视,倾听,指导。合作学习的过程实际是进一步学习诗歌的过程,也是获得愉快学习体验的过程。

3、汇报展示

合作学习是阅读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组汇报展示又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关键所在。小组汇报展示是一个动态的,多元的过程,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引导和培训,对小组汇报展示要训练有素。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地确定汇报展示的形式,使汇报展示成为课堂的一大“亮点”。例如:在教学《尊严》时,各小组展示异彩纷呈:展示生字词的小组,不但带领大家认读,还出字谜、表演动作等让同学们猜字,台上台下进行互动;展示课文朗读的小组,能根据人物的特点分角色朗读,活灵活现地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精彩句段的小组,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等。

4、激励评价

    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能否用好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成效高低的关键。通过开展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体验到参与成功的快乐。但要注意如下几点:①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②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③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