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

 南山五彦 2016-10-13
 南阁牌楼群,位于浙江省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的中直街上。牌楼群原有七座,现存五座,皆坐南朝北。
五座牌楼沿南阁村主街道一字排列,全长150米。保留较多早期手法,具有明显的浙南地方建筑风格。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世进士’牌楼,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
牌楼立于明正统至嘉靖年间,现保存情况较好,周围历史环境未有大的改变。五座牌楼形制、结构相近。均为木石混合结构,单开间三楼悬山式,进深分心用六柱。用材比较粗壮,收分、侧脚、升起均很明显。同时又出现异形斗栱、异形梁、插栱造和屋面平缓等。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恩光’牌楼,建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1521年)
南阁牌楼群规模宏大,形制完整,是明代牌楼少见实例。既保持了一些官式做法,又有浓厚的地方风格。构造上中柱深埋以稳定整体建筑,空间透露以减轻负荷,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五座牌楼建造时间相隔百年,细部的变化反映了地方风格的演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尚书’牌楼,建于明弘治初年(公元1488年~1493年)
南阁是雁荡山显胜门景区的入口处,在一条卵石铺成图案路面的直街上,矗立着这五座牌楼。高高的大红匾上,分别写着斗大的金字楷书:"世进士"、"恩光"、"方伯"、"尚书"、"会魁",显示着章氏几代人的功名和地位。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方伯’牌楼,建于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
"世进士"牌楼,为章纶、章玄应、章朝凤立于嘉靖二十三年;"恩光"牌楼,为章玄梅立于正德年间;"方伯"牌楼,为章玄应立于正德年间;"尚书"牌楼约建立于弘治初年,"会魁"牌楼建于正统四年,都是为章纶而立的。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会魁’牌楼,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
这五座牌楼的结构和形制,都是木石结构的三山顶重檐六柱(左右两主柱前后各添一柱支承出檐)的单间形式,脊饰龙吻,高约8米。两根主柱是园角方形的石柱,四根边柱是圆形木柱。柱子的基座用条石叠成,高约50公分或80公分。柱梁上的斗拱结构,颇具时代和地方的特色。以"尚书"牌楼来说,它的正梁上有护斗14个,小斗36个,木正梁的替下又有斗之个;两边柱头有护斗14个,小斗24个;又有单下昂18条。牌楼群在清初作过重修,但主体部分仍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
据《章纶》记载:章纶(1413--1483),字大经,号葵心,又称“广漠野人”,8岁入社学,刻苦读书,常燃枯竹夜诵,明正统四年(1439)中进士,援南京礼部主事。章纶不仅书读得好,而且人品高尚。在上京会试途中,于住宿处拾金一匣,他坐等失主,完璧归赵。失主谢以金钏,他婉拒说:“岂能辞多而受小乎。”章纶在求学时才学出众,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考中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当他走上仕途入朝做官之际,正是国家内优外患迭起的非常时期。他入仕共四十多年,在北京和南京各任职十年和三十多年,可他性格刚烈,廉洁奉公,不为朝廷重用,所任的职务一般都是闲职,从级别上看是一位六品或五品的中下级官员,任侍郎二十年未外迁。64岁那年,章纶辞官回乡,七年后去世,朝廷赠南京礼部尚书,谥恭毅。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

浙江乐清南阁牌楼群(明.国五)(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