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李朗诗 南阁古村牌楼群位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市仙溪镇南阁村,明代建筑、原有七座,现存“世进士”(1544)、“恩光”(1506~ 1521)、“方伯”(1465)、“尚书”(1488~14931)、“会魁”(1439)等五座,分别为章纶其后裔章玄应、章玄梅、章朝凤所立。 章纶(1413-1483),字大经,明正统四年(11439)进士,秉性刚正,敢于犯颜直谏。以“忠义节烈”名高当世,卒后追赠南京礼部尚书,谥恭毅,生平着述甚丰,治家有方,名宦辈出,长子广东布政使章玄应、次子应天通判章玄会、从侄江西湖口县知县章云梅、孙袁州同知章九思,曾孙广西布政司参议章朝凤等皆有名于时。 第一牌楼:世进士 “世进士”牌楼为章朝凤立,章朝凤,字鸣仲,号南岗,为章纶曾孙,章玄应孙,章九仁长子。生于1493年,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福建按察使佥事、广西布政使参议兼八府道印。他为官清正廉直,勤勉务实,政绩显著,晚年为南阁古村的牌楼建设做出贡献。因朝凤的曾祖父章纶、祖父章玄应皆为进士,四代三进士,世间少有,故建“世进士”牌楼,立在牌楼街之首,以示纪念。当时明朝还在乐清县城为他建有“世进士”牌楼,后已毁。现为1997年6月30日重修。 第二牌楼:恩光 恩光牌楼,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为章玄梅立。章玄梅(1467~1550年),字和德,号千峰,章纶从侄,为雁荡七贤之一。弘治八年(1495年)乡试中举,又试中书科,得上第。于正德十三年授江西湖口县令,任职期间,他两袖清风,清廉勤政、在兴办学校、减免税赋、平定叛乱等方面政绩斐然,章玄梅卸任十一年后,湖口百姓犹移文问安,称其政绩。为感恩玄梅,赠“恩光”匾额于南阁牌楼,并捐资在广西湖口县城树碑立传。著有《雁荡山志续集》、《千峰诗集》、《千家诗注》等。现牌楼为1997年6月重修 第三牌楼:方伯 方伯牌楼,建于明成化完年(1465年),为章玄应立。章玄应(1413~1511年),字顺德,号曼庭,晚年又号雁荡山樵,为章纶长子,自幼随父南京求学,成化元年在应天(南京)乡试中举。因朝中宦官言其有“以权冒籍”之嫌忌,于是还乐清为邑庠生(秀才),返家后发愤攻读,于成化七年(1471年)在浙江乡试中举,三十三岁又登进士,任南京礼、工二科给事中,终任广东布政使,慷慨直言,为官有父风,政绩显著。后辞官为民,在乡里做林泉隐逸之士。有《雁荡山樵诗集》传世。现牌楼为1997年6月重修。 第四牌楼:尚书 尚书牌楼,建于明弘治初年”(1508年),为章纶立。章纶是明代的忠直贤臣,他“性亢直,不为当事者所喜”。曾为恢复英宗太位冒死忠谏,遭受酷刑,复职后,屡遭排斥,终调南京,在南京任礼部侍郎18年,不得提升。明宪宗在章纶卒后下诏追赠章纶为“尚书”,并谥号“恭毅”,御赐“忠节名臣”,尚书牌楼奉宪宗皇帝圣旨而建。弘治十四年、十五年先后又在温州府城、乐清县城建忠节祠。章纶生平事载入《明史》列传。著作有《章恭毅公集》《困志集》等。现牌楼为1997年6月重修。 第五牌楼:会魁 会魁牌楼,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为章纶立。章纶(1413~1483年),字大经,号葵心,自幼聪慧好学,二十六岁考取进士,会试第三名,殿试第六名。明代科举制度中的考试内容为《五经》,考生可在《五经》里选择一经进行考试。录取时,均取各经中的第一名,合为“五经魁”。章纶选取《诗经》,考取第一,荣宗耀祖,地方房族捐资为他立牌楼以作纪念,故坊名“会魁”。这是南阁古村的第一座牌楼。 第六牌楼:世大夫 世大夫牌楼为章九思立。章九思(1467~1552年),章纶孙,章玄应三子,二十三岁中秀才,正德五年以乡试成绩优异中举。曾就任场州府通判,任职期间,体恤百姓,开仓赈灾,放粮济民,慷慨解囊,为民葬殓,传为佳话。后擢为袁州府同知,因其祖父章纶官为尚书,父亲官为方伯,他本人官为同知,为纪念他的功绩,故建牌楼“世大夫”。 第七牌楼:凌云 凌云牌楼为章唐立。章唐(1414~1473年),字仲熙,台州市黄岩院桥前宅村人。为先祖章仔钧十一子章仁皦的十八世孙。章唐自幼聪敏好学,壮志凌云,少年时,曾就学南閤马屿书堂,是章纶的同窗挚友。正统九年(1444)以增广生员身份入乐清县学,是年乡试中举人。官授安徽东流训导,历任福建长汀教谕、安福训导。章唐是章陬的弟弟,章陬(1409~1459年),字仲寅,明正统元年(1436)中进士,二十三岁任礼部主事。他是章纶的恩师,南阁马屿书堂的主讲名师。章唐凌云牌楼原建在乐清城内,为纪念同窗情义,故建“凌云”牌楼。 忠节门 “忠节门”位于南古树牌楼街的南端,为纪念明代“忠节名臣”章纶而立。章纶卒后,明选宗皇帝下诏追赠“礼部尚书”,谥“恭毅”,赐“忠节名臣”,其事迹载入《明史》。其时,温州府、乐清县均奉旨建宗祠,立牌坊,崇敬名臣,敬仰怀念。现乐清城关东大街银溪村还保留忠节门及章氏宗祠遗址。“忠节门”是章纶耿直尽忠的象征。 京兆尹牌楼为章玄会立,章玄会(1445~1521年),为章纶次子,妾张氏生。幼年随父就读南京,长大后乡试中举,曾在衙门就职。他在章纶卒后明宪宗赠职“尚书”赐“忠节名臣”时被袭封为应天通判、鸿胪寺主簿,为官正直公道,为人笃忠敦厚。为纪念章玄会的功绩,特建造“京兆尹牌楼”。 恭毅纪念馆为纪念章纶而建。纪念馆位于南阁牌楼群右侧,东临牌楼街,南与南阁章氏家庙交相辉映。该馆为四层仿古建筑,宏伟壮严,美轮美奂,占地面积为一百多平方米。馆额“恭毅纪念馆”为革命老前辈周丕振先生所书,字体圆润浑厚。底层为商店,二层为会议活动室,三层为古文物陈列室,阁内悬挂雁荡籍著名书法家徐伯清抒写的“直道匡君冰孽一生全大节,精忠许国简编千古布清风”楹联,书风豪迈、洒脱、道劲,高度概括了章纶公忠直、光辉的一生。 举人第 举人第坐落在南阁古村凤凰山脚下,为清代武举人章东林故居,始建于清末,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仍保存完好。清代光绪丁酉年(1897),武举人章东林登科及第,他德艺双馨,武艺高强,关心民间疾苦,在家乡有很高的威望。举人第由正副两座三合院组合而成,坐南朝北,正屋台门上悬挂着“登科”金字匾额,为著名画家、书法家周沧米于2007年题写,院内仍保存着武举人练武所用的石蹬等器械。门前有一口百年水井,门口立有一对“武”字旗帜。后院有竹林和一泓龙凤池,两院共有建筑面积两千多平方米。 司令门台 门券中的木框上标有“果木场村章淞如民居”,可惜入内一看,已面目全非了。章淞如曾参加光复会、护法战争、北伐战争,曾任少将参议、镇江要塞司令。 南阁古村地处雁荡山北麓,是东南第一山-雁荡山的人文明珠,它南依凤凰山,西邻显胜门,东连孝光故里,北通仙桥景区。它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景怡人,自五代章氏祖先卜居以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南阁古村百岗雄峰叠翠,九曲碧水潺谖。风光旖旎,环境清幽。南阁的自然风景有著名的“南阁八景”,还有前山的挂牌岩、插笔峰和村后的凤凰展翅、狮子山、马屿山等。古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映成趣。 有时候看惯了众多自然美景之后对人文景色便有了一种独特的感情,其实若说最棒的人文美景并不是现在大力推崇的古镇艺术,反而是流传了上千年的古村落更能品味出历史文化的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