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昵称28525563 2016-10-13

教育学考研专属复习、瞎掰干货平台

教育学原理

中外教育史

教育心理学
研究方法论

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因素
创造性及其培养








第 8 章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这一章的内容,我们可以从学习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因素;创造性及其培养。






当代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传统智力理论 



智力的二因素论 斯皮尔曼  (英国)

一般因素(G 因素):智力的基础,是完成任何任何活动都必备的共同因素(主要是推理因素,表现在 一般性的活动上)

特殊因素(S 因素):表现在特殊性的活动上,是完成某种活动必备的特有因素,比如在语文、数学 等活动的学习中都分别相应有某一特殊因素



群因素论瑟斯顿他提出七种基本心理能力是:

词的理解力。了解词的意义的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拼字正确迅速和词义联想敏捷的能力;

计算能力。正确而迅速地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

空间知觉能力。运用感知经验正确判断空间 方向及各种关系的能力;

记忆能力。对事物强记的能力;

知觉速度。迅速而正确地观察和辨 别的能力;

推理能力。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断的能力。



卡特尔的智力理论 斯皮尔曼的学生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 

晶体智力:是一个人通过其液态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的加德纳提出 80 年代

最初为 7 种,后来扩展为 8 种:

语言(文)智力;数理(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体能)智力;人际关系(社交)智力;内省(自知)智力; 自然 智力(识别自然中各种生命模式,识别区分动物、植物、矿物以及在耕作、守林等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成功智力理论 美国斯腾伯格

成功——意味着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达到自己的目标,是个体通过努力能够最终达成的人生理想目标,成功涉及每一个平凡的人。






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问题及其问题解决 

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感到疑难的情境。分为结构良好的问题,结构不良的问题,其区分标准是初始状态;目标状态;障碍;方法。

问题解决: 指问题解决者面临问题情境而没有现成方法可利用时,将已知情境转化为目标情境的认知过程。


早期模式(顿悟说,试误说)把解决问题看出是一种方式或手段。

现代模式——把问题解决放到不同学习类型的层次排列之中。 问题解决是学习者将原有的概念或规则加以综合,在新的情境中应用并得到新的认知成果的过程,不同于概念、原理的简单运用。

信息加工派:问题——给定信息和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问题解决——信息加工系统对信 息的加工,把最初的信息转换成最终状态的信息。

一般来说: 解决问题——就是形成一个新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超越过去所学规则的简单运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 共同特点:

解决的问题是新的问题

掌握的规则要重新组合

问题一旦解决,人的能力或倾向随之发生变化。问题解决产生的高级规则贮存到认知结构中。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1>理解表征问题

2>寻求解答

3>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 

4>评价结果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知识经验(专家与新手的问题解决比较)必要条件

专家比新手更容易发现大量信息背后所隐含的结构;

专家执行任务的速度更快,错误更少;

与新手相比,专家能够在更深的层次上处理问题;

专家对本领域的信息的记忆能力比新手要强,因为他们 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而且他们的专业知识是高度组织化的;

专家在行动之前花更多的时间对问题进行分 析,因此,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比新手更有效率。



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智能中的推理、理解力、记忆力、信息加工能力、分析能力影响问题解决。一定限度内动机强度和问题解决的效率成正比,中等强度最佳水平。


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 

问题情境——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刺激模式与个人认知结构的差异越大,越不利于问题的有效表征,问题就越难表征。 


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思维定势——也叫心向,是个体由于学习而积累起来的习惯倾向,是以最熟悉的方式作出反应的倾向。 功能固着——由德国的邓克尔提出。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性,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的思考僵化现象,缺乏变通。例如毛笔是用来写字的。 


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原型——能够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原型启发——就是通过与假设的事情具有相似性的东西, 来启发人们解决新问题的途径。(要有相关的原型)

酝酿效应——直觉思维。当人们反复探索问题而仍没有结果时,暂时将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再去研究 时,问题就能较快的得到解决。



有效解决问题者的特征 

在擅长的领域表现突出;

以较大的单元加工信息;

能迅速处理有意义的信息;

能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保持大量信息;

能以深层方式表征问题;

愿意花费时间分析问题;

能很好地监视自己的操作。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首要因素

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

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

先让学生判断用算法还是启发法,培养其判断力;

教授常用启发法:手段——目的分析法;逆向反推法;类比思维

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大胆猜想,是直觉思维,具有突发飞跃的特点。

 






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的基本概念 指一个人产生出新奇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也称为创造力。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时发明,二是发现。发明是制造新事物;发现是找出本来就存在但尚未被人了解的事物和规律。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1>变通性(灵活性,举一反三,不受功能固着,定势作用等影响)

2>独特性(提出超乎寻常、独特、新异的见解,还有重新定义或按新方式对所见所闻组织的能力)

3>流畅性(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多) 这三个特点是由吉尔福特提出的。



创造性力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智力:必要非充分条件

个性



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激发潜力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保护好奇心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发散思维训练:材料扩散、功能扩散、结构扩散、特征扩散等等。

推测与假设训练:如推测故事结局

自我设计训练:小发明、小创造

头脑风暴训练: 奥斯本提出,他将头脑风暴比喻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 造性设想的状况。其具体做法为: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