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探究计算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hankagou 2016-10-13

 “探究计算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发表于《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牛献礼

                                                                         

教学内容:六年级适用

教学目标:

     1、运用“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和运用规律。

     2、在探索和运用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大胆猜想、仔细验证、灵活运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2+1/4          1/4+1/8          1/7+1/14   

    1/5+1/10        1/8+1/16         1/16+1/32

     提问: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吗?

小结:都是两个分数相加,前一个分数是后一个分数的2倍。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形式上感受以上分数加法的特点,并从不同角度去表述,既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又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

1、(1)1/2+1/3+1/4  (2)1/4+1/8+1/16+1/32  (3)1/3+1/6+1/12+1/24

   让学生计算求和,全班交流。

    2、想一想:要求得数,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呢?

    3、借助图形,深化理解。

    4、深入观察,大胆猜想。

师:认真观察这些图形和算式,你觉得计算这类加法算式的和,有没有什么规律?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猜想。

学生独立思考,举例验证,全班交流。

5、数形结合,再次猜想,举例验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这类计算结果有规律,并让学生先从表面形式上去观察,从而提出猜想,进行验证。在验证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再次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转换观察视角,深入思考,大胆提出新的猜想,进而发现更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这样,学生在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过程中体验数学规律形成的过程,感悟探究数学规律的一般方法。)

三、运用与反思:

1、运用。

计算:1/4+1/8+1/16+1/32+……+1/1024

2、反思:

(1)这节课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2)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结论的?

(3)你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反思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并引发新的猜想,拓宽思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其感受数学规律的美妙和有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