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自北大】衡中奥赛保送生告诉你努力的意义

 海纳川369 2016-10-14
1
捷径从来都不存在
 衡水中学139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这听起来确实是个让人震惊的数字,但你是否知道,这139人里有57个人是竞赛班的成员。虽然保送,降分录取,自主招生,等等这些待遇看起来是那么的诱人,但学竞赛绝不是上大学的一条捷径,相反,我们会为之付出更多。以笔者自己的例子来说,竞赛生高中三年的假期只有其他人的三分之一。学习最艰苦的时候,一天考三回试,一次三小时,还会额外有一些自测题要做,而这样的生活,我们持续了几个月。而且教练员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在将我们带上奥赛学习脚步之后,绝大多数东西只能自己学,如果自制力不强,很容易被其他同学挤下去。而我们又要准备全国初赛,再到河北省代表队选拔,再到全国决赛,这些考试无论哪个出了差错,都意味着前功尽弃。这样的过程真的能称得上是捷径吗?
   所以,古之立大志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之志,无论是竞赛还是高考,想要获得非凡的成就,就必须付出与之相当的努力。世上没有什么所谓的捷径,只有努力才是通向好大学的唯一“捷径”。其实,从一种大的人生观整体来看,收获与付出其实总是成正相关的。有一句话说的好,你只有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相信努力的意义。
2
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
  对竞赛生来说,最大的挑战或许不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无处不在的压力。首先,高考老师大多数希望我们能尽可能多的投入高考科目的学习,对我们的要求并不比其他实验班低,甚至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在大多数的时候要远高于实验班,在高考和奥赛之间的权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尖锐。雪上加霜的是,我的父母在一开始并不是很同意我学竞赛,怕影响高考课的学习,在高一时经常劝我退出竞赛班。所以除了学习上的压力外,更多的是来自家庭的阻力(不过我家长也确实是为了我考虑),而世界上最难做的事莫过于在最亲近的人都反对的时候还要坚持,而我也经常犹豫是否要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我一直相信自己在做的事情是正确的。而到后来,自己的成绩也打消了家长的顾虑,自己也走到了最后。
   其实我们也应该感谢我们道路上的磨难,因为正是这些磨难让我们变得坚强,给予了我们坚持下去的勇气。
3
失利了怎么办
   即使是竞赛班,也只会有一部分人能取得优惠,考试失利在所难免,那失利了怎么办,从头再来就好。虽然经常有人说竞赛会影响高考课学习,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竞赛生可以在回归高考课堂后两个月恢复到最佳水平。与其在重要考试失利后怨天有人,自怨自艾,倒不如重整旗鼓,从头再来。毕竟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考试失利而给予你再来一次的机会,只要还没到高考,一切都有可能。
   笔者的一位学长在奥赛初赛即折戟,同时他的高考成绩也在回到实验班之后长期不理想,有时考试年级排名濒临突破一千大关,在最后的一模二模三模的时候还在年级七八百名徘徊。但是他始终认为自己最终高考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考入清华北大,这种观念近乎偏执,甚至于他人都认为不合实际。但是,没有人会看到他为了提升曾经在班里倒数的数学物理而去逐一归纳总结被“大神”不齿的基本题型,甚至是在奥赛学习最艰难的一段时间仍然坚持如此,同时有一个秘密是,当初在学奥赛时高考课业压力最紧张的时候竟然是在高考和奥赛双线崩盘的他第一个提议全班多抽出时间学习奥赛。在奥赛失利回归之后,曾经数学物理偏科的他在最终的三轮复习时能够领先老师进度至少一套题,在其他同学叫苦连天的时候竟能“难得清闲”多做课外题。最终学长考入了清华大学,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黑马的,一切的结果都是水到渠成。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所以,当前途迷茫黑暗时,与其惆怅,不如努力。我们一起加油。

作者:Sharples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