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点概要丨第三章 宏观经济分析(1)

 北极熊788 2016-10-14

第三章   宏观经济分析
第一节 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及意义




鉴定要点:



 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及内容 

 总需求和总供给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周期理论

 产业政策和行业分析





第一单元  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

 结合居民、企业、政府和对外四部门的运行来揭示一国的总产出、价格水平、就业水平和利率等宏观变量的变动;

 理财规划师既能分析现行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又要判断未来宏观政策趋势,作出合理的投资或其他规划。




第二单元  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宏观经济运行规模最重要指标,指一国在某一时期(1年)所产生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C G (X-M)

 C:消费支出,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的购买      

  I :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及新住宅增加

存货投资:库存(已生产未卖出)的增减(年末存货-年初存货)

 G :政府购买

政府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消费支出

 X-M :净出口=出口额-进口额

 区分GDP和GNP

GNP: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国土原则—凡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为本国公民制造,都计入

GNP国民原则 —凡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计入本国

【注意】一国企业在国外子公司的利润收入应计入该国的GNP,外国公司在该国子公司的利润收入不计入该国GNP。

二、失业

 定义 

符合工作条件、有工作愿望并愿意接受现行工资的没有找到工作。

【注意】失业者是符合工作条件的人; 未找工作或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不是失业者

 失业率

衡量社会失业状况;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

 劳动力

年龄在16岁以上正在工作或正在失业的人的全体=就业者数+失业者数

 自然失业率

经济社会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

 潜在就业量

现有激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就业量-充分就业

【注意】 当就业量=潜在就业量,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不为0。

GDP 是站在总产出角度研究一国总体经济活动,短期内由于资本和技术条件变化不大,所以就业人数就成为主要决定因素

 潜在产量

现有资本和技术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

GDP缺口:实际GDP偏离潜在GDP的百分比

GDP缺口=实际GDP-潜在GDP/潜在GDP

实际GDP下降,则产出减少,劳动投入下降

 奥肯定律

如果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则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3%,更一般说法:高产出增长与失业率的减少相联系,低的产出增长与失业率的增加相联系

三、价格水平

实际GDP为了反映一国经济的总产出水平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那么该如何考虑价格的变动?——价格指数

GDP折算数=名义GDP/实际GDP,用于衡量考察期价格水平相对基期变动

CPI:用来衡量城市居民购买一定的有代表性的商品和劳务组合的成本,反映消费者生活成本的变动情况,反映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

PPI:用来衡量生产成本变化的指数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出售农产品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及幅度的相对数。




练习题

1、下列关于GDP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衡量某一时点市场价值

B.依据国民原则计算

C.非市场交换活动也计入

D.依据国土原则计算

2、(      )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A. GDP           

B. GNP          

C. 国民收入    

D. 工农业生产总值

3、下列对奥肯定律理解正确的是(  )

A. 描述产出与利率之间关系

B. 一国高产出增长与低失业率相联系

C. 如果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3%

D. 描述产出与就业之间关系

4、根据奥肯定律。如果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则实际产出将低于潜在产出(    )。

A.2.5%   

B.3%

C. 3.5%  

D. 4%


·END·    

         民信大学             

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

那就只有学习!学习!




微信号:MinXin_Colle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