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兰:它是我理想中城市的样子 | 一城一书

 茂林之家 2016-10-14


一城 · 一书

第五天的推荐,是米兰。


在意大利诸多名城中,米兰不是游人最多的那几个。但米兰的迷人之处,在于欲望与诗意的共存。


对于足迹遍布意大利十大城市的Julia来说,米兰是她理想中的城市。她说,这种城市有一种轻盈的优雅,永远浮动在难以名状的气息中,让一个旅人体会到他拥有的是那么少,而他从未拥有过而且永远不会拥有的是那么多……


【米兰】在雨天,一座优雅而轻盈的城市

作者 Julia


米兰的一天从清晨天空飘落的细碎小雨开始。南部的阳光已经成为昨夜的记忆。清晨的天空是灰色的。房间里的暖气片已经工作了一晚,摸上去还有余温。尽管住的地方就在火车站对面,但是一切都静悄悄的,偶尔有几个青年骑着单车快活地穿过,但那吵闹声转瞬即逝,很快又安静下来。细雨纷飞的街道两旁,矗立着一幢幢高大沉稳的石赭色的公寓楼,每一栋大楼底部紧闭的大门均以金色边框装饰,并在旁边镶嵌着精美的住户姓名牌;古老而华丽的阳台上,都整齐地垂落着帘幕。静谧的石板小街巷里常常会出现一溜褐色的遮阳伞,下面放着餐桌,让人随时可以坐下来,点一杯咖啡,喝过以后再走。



大楼的墙壁上多描绘着优美的花纹,与窗台垂下的植物相互呼应,十分优雅



街头的咖啡座,如果是晴朗的天气,应该生意很不错


从历史上来看,米兰曾两次作为首都,第一次是西元395年,最后的罗马帝国统一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立下遗嘱,把帝国照先帝戴克里先的分法分给自己的两个儿子,东部分给长子阿卡狄乌斯,西部分给幼子霍诺里乌斯,分别治理。西罗马帝国定都Mediolanum,即今天的米兰。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第二次是1802年,拿破仑立米兰为意大利共和国的首都,并于1805年在米兰加冕成为意大利王国的国王。从心理上来讲,以米兰为中心的北部地区和意大利的南部地区一直是有裂痕的。而米兰与同在北方地区的威尼斯征战也几乎从未停息过。随着威尼斯地位的迅速衰落,米兰在意大利北部地位越发重要。“意大利人是意大利人,米兰人是米兰人”,米兰人这种与生俱来的骄傲使得她与巴黎却有几分相似——除了自己,其他的都是“外省”或者“乡下”。


陈旧的地下交通系统,偶尔出现的街头涂鸦,昂贵的物价,丝毫没能减少这座城市的美。即使脚踏实地走在街头,仍然感觉到有一座漂浮在上空的,看不见的,轻盈的城市,与现实的米兰城相互映衬。那是一个标签,MILANO,出现每一个奢侈品牌的下方,烙刻在每个女人的心里——当然还有男人,对于他们其中的一些人来说,圣西罗球场的神圣是无可取代的——让她的每一寸现实都充盈了幻想,附着了情感。尤其从那不勒斯来到这座城市,对比是显而易见的。漫步在米兰每一条整洁的街巷,都如同阅读写满字迹的书页。米兰盛行两种教——天主教和拜物教。前者有米兰大教堂,后者有MADE IN MILAN。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与现代化时尚完美交融,还有什么比米兰这样的城市更能成为意大利境内最令人喜闻乐见的旅游目的地呢?



布雷拉美术馆笔记


这座城市的骄傲之一,是意大利北部最重要的美术馆——布雷拉美术馆。旧址曾是所宫殿,后改建成教会学校,后在拿破仑的主持下改建为美术馆,现为隶属于布雷拉学院的画廊。庭院中正在修缮的就是拿破仑的雕像。雕刻家把这个众所周知的矮胖子塑造成了理想中身材高大健硕,形态优美的古罗马皇帝恺撒的形象,不知是出于阿谀,还是一种嘲讽的心理。



清晨时分宁静的美术馆



置于美术馆内部的,拿破仑塑像的石膏复制品



布雷拉把某个小教堂的壁画整体“搬”来美术馆——和斯坦因搬走莫高窟壁画是同一种技术吗?


布雷拉有40个展室,拥有大量贝利尼、丁托列托、弗朗西斯科的画作。这里的语音导游解说器绝对是高质量的,每一幅画会细细解释许久,具体好在哪里,一个眼神,一种特别的色彩,一个技巧的用法,就因此成就一副传世巨作。我终于明白人类的鉴赏力是如何几百上千年以来一点一点地积淀出来的。拿文艺复兴的油画来说,《圣母子图》、《无罪成胎》、《卸下圣体》、《出埃及记》这些题材,从中世纪开始,画到16、17世纪现实主义的兴起,每一个都被创作了几千上万遍。就连同一个作家,都可能把自己的某样得意之作一再重复。或者自己开个画坊,教会徒弟临摹,然后卖给不同的买家。可是鉴赏家就从这无数画里,看出了迥异,明暗对比是强烈还是柔和、结构是平面还是纵深立体、色彩的微妙变化衔接是否流畅,人物动作是否平衡,神态讨人喜欢还是惹人不快。作为不学画的人,在虔诚地听讲解中,升腾起来一种巨大的敬仰。


此行看了不下一百幅《卸下圣体》,最难忘的的确是曼泰尼亚笔下那个从脚板方向看过去的基督(尽管看起来比例很奇怪,但是这个视角从来没有人画过)。乔托的《圣母子》凭借那一抹深蓝色带着立体光泽的丝绒长裙让他从当时画惯了平面画的同行中脱颖而出,21岁的拉斐尔以老师的画为灵感创作《圣处女的婚礼》却能青出于蓝。


然而,也有作为一个外行怎么也无法理解的时候——我就不喜欢绝大多数的文艺复兴时期名画家笔下的圣婴,一个个拥有一张超越了那个年龄的过分严肃的脸,从来不像个正常的孩子——画家们或许在如何处理圣婴的表情达成了一致,即使是刚出生的耶稣就该是这样。但是我在费拉拉看到西班牙画家苏巴朗笔下的圣婴时,才觉得那肥乎乎可爱的孩子能打动人心。



曼泰尼亚的《哀悼基督》利用透视画法体现耶稣死去时的姿态,由于这是一副置于高出的祭坛画,据说仰视它时,会觉得躺着的耶稣非常高大,这个角度的处理手法是不多见的


贝里尼家族的作品是布雷拉的重要藏品,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一个画家家族。雅可布·贝里尼是威尼斯本地第一个重要画家,他最早引入了油画的画法,长子真缇(Gentile Bellini)擅长描绘威尼斯当时流行的节日、游行、庆典的大型绘画。最出名的是次子乔凡尼·贝里尼(Giovanni Bellini) 在艺术的情感深度方面超越了他的父兄,但他的学生乔尔乔内和提香都比他有名。乔凡尼·贝里尼的妹夫是杰出的伦巴第画家安德里亚·曼泰尼亚,就是先前提到的《哀悼基督》的作者。



贝里尼兄弟合作的代表作圣马可在亚历山大传道(St. Mark Preaching in Alexandria )场面浩大,但是画面上最吸引我的是背后那只隐约可见的长颈鹿,凸显的是北非的异域风情



乔万尼·贝里尼的代表作圣母与圣婴



拉斐尔的《圣处女的婚礼》是最重要的藏品之一。偌大的展室只有一副很小的画,所有的光线都只为了烘托她,而且不允许人靠太近欣赏。所有人只能远远地坐在一排长椅上观看


不同国家语言从讲解器此起彼伏地响起,所有人都在静静地听着对这幅画的讲解。但是所有的印刷品都无法重现其恬美的色彩——玛丽亚的红色长裙、约瑟金橙色的袍子在周围人群深色的衣袍衬托下格外醒目,人物的动作好像带着丰富的韵律。画面的布局尽管对称,却并不呆板,远景——中景——近景的处理体现出了透视感。


曾读到一位前辈对《艺术的故事》的笔记“拉斐尔获得了一种单纯性。平静之美。洋溢着生命。他已经画出了一种不停的运动,遍及整个画面,却不破坏画面的宁静和平衡。安排人物的最高技巧和构图的完美技艺。---他实现了老一代人曾极力追求的目标---用完美而和谐的构图表现自由运动的人物形象” 。当我后来在梵蒂冈看到他的《雅典学派》以后,我更清晰地理解了这种画面的韵律和宁静的感觉是如何结合的。拉斐尔的用色是那么清新干净,而且,他画出了那个时代最美丽而令人愉悦的脸。



拉斐尔的老师所做。画面庄重典雅,色彩柔美娴静,但是人物造型确实少了几分俊俏和生动



贝里尼的《哀悼基督》。值得一提的是,语音导游器耐心地指引不懂绘画的人去欣赏贝里尼的画作中如何充满了大量精致的细节,以及人物是如何表现出饱满的情感的。比如,这幅画中穿蓝袍的保罗双眼噙满了泪水。这点比其他美术馆只有短短几句背景简介要负责的多了。毕竟是“学院美术馆”,教学功能也表现得很突出。



Francesco Bissolo的绘画,这种小清新的色调令我很喜欢



(局部)这种对花朵、水果、布料细节的极致精致表现被认为北方艺术家的作品的特色之一。它令人想到伊斯兰文明的细密画


公元6世纪末的格里高利大教皇认为绘画有助于提醒教徒们想起他们已经接受的教义,保证那些神圣事迹被牢记不忘。(许多基督教徒不识字,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起到与文字一样的作用。)最初,艺术家以绘画作为叙事的方式,但是慢慢地的越来越注重于人物的精神与更深层次的理念,如信仰、悲痛、欲望、喜悦等,绘画越来越成为一种具有诗性的语言,打开人与人内心的隔阂,慢慢地拥有了更广阔的天地。



弗朗西斯科·梅耶的《吻》描绘的是中世纪骑士和贵妇之间的爱情,是博物馆最受欢迎的一副小画,来到出口的纪念品室后,发现大家都在抢购以其为主题的冰箱贴



达·芬奇和《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虽生于佛罗伦萨,但30出头便应聘来到了米兰,米兰才是最厚待他的城市。1482-1499年,他在此住了18年。不过1507年他又第二次来到这座城市——这时的米兰已为法国人所占领,而他这次则是应聘为法国宫廷服务的,直到1513年移居罗马,1516年侨居法国——有说米兰是达·芬奇一生中所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座城市。 在米兰居住的这段时间里,他留下了一副不朽的壁画巨制——《最后的晚餐》


全世界人民都想看这部伟大又透着神秘的巨作,因此门票要提前几个月来订。订票时只余下一个名额,一边眼明手快付了款,一边盘算着到时候混进去另外一个,但是看现场检票员数人头的认真劲儿,知道是没可能了。现场外有许多懊恼遗憾的游客,而等候室里也挤挤挨挨全是人头——尽管在等,买到票的人脸上的表情都是颇有些得意的。



存放这幅画的圣母玛利亚感恩修道院是一座精致的建筑,因为米兰公爵米卢多维科·斯福尔札想将自己和妻子的墓安置在教堂内而决定扩建修道院,并聘请达·芬奇制作壁画



教堂外墙精美的细节



没有买到门票的旅客,在户外欣赏现代复制品


等了半个小时,终于进去了。讲解员把大家先放进一间封闭的小屋子里讲解这幅画的历史,然后再给放进去一个空旷的教堂里。两壁是两幅巨作,一边是《最后的晚餐》,一边是《耶稣订上十字架》。导游先从《耶稣订上十字架讲起》(神奇了,回国后竟然怎么都找不到这幅画作的图片),但是大家明显比较心不在焉。等到终于转向达·芬奇这幅《最后的晚餐》,大家几乎都用跑的迅速围拢过来。



从1496年到1498年历时三年多,达·芬奇在修道院的餐厅墙壁上创作了这幅长8.85米、高4.97米的巨幅壁画,来描绘耶稣和12个门徒共进最后晚餐时的情景


导游讲了关于这幅画广为人知的历史,每个人的身份,对应的表情和动作,修复的过程等等(画作还在抢修),但是着重介绍了为什么这幅画作如此破损严重的原因。普遍认为芬奇当时很新潮地采用蛋彩和油彩混合的画法,以至于在潮湿的环境中色彩与墙壁材料融合的不好,大片剥落。但实际上传统湿壁画画法在画好干透以后,颜色难以叠加上去,创作者实际上是一块一块的画好。而芬奇喜欢整体布局,就如同在纸上作画一样,整体打好草稿框架后开始画,并且可能在后面还会再叠加颜色,所以选择了这种新的技法。不知道这位导游所言是否确切。但是画作的损毁情况确实是惊心动魄,修补工作也必须在止损和刮去前人不负责的补画两个主题中共同推进。利用最新的科技细细分辨哪些是芬奇的原作,那些是后人,什么时期添加上去的,是一件巨大而费尽心力的工程。


为了看这幅图,下载了好多解读攻略,也看了不少高清大图,但是绝对没有一副气势恢宏的整面墙壁展现在面前来的震撼!这里曾经被用作马厩,画上还开了一扇门,并经历过厨房的湿气和油烟,炮弹的轰炸(辛亏这面墙没倒,据说是市民把麻布袋子堆在外面保护的),经历600多年,现在能存留下来已经是奇迹。画面上,两边四组门徒各自表情迥异,仿佛吵吵嚷嚷,如沸腾的水浪,而耶稣带着淡淡的忧伤、无奈的表情,和摊开的双手,形成一个稳定的中心,明知道已经被出卖,即将牺牲,他的表现依然是镇定的,像一座山镇住身边这汹涌的浪涌,有一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悲壮感。曾经,虔诚的教徒们就在这幅画下用餐,抬头仰望基督,提醒自己时时铭记基督为人类所做的牺牲,那种与主同在的神圣感,现在似乎还能遥远地感受到。



耶稣说“你们中有人要出卖我”



彼得向前按着约翰的肩膀,要他问清楚是谁出卖耶稣,无意间却把手中抓着钱袋、紧张回头的叛徒犹大推了出来


据说达·芬奇为了画好这幅画,做了大量的草稿,仔细揣摩每个人应该用什么姿势,表情。在此之前,所有的画家对《最后的晚餐》这个题材的画面处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犹大与众门徒分隔开,画在餐桌的对面,处在孤立被审判的位置上。或者是大家头上都有代表圣人的光环,唯独犹大没有。这是因为画家们对人的内心复杂情感无法表现,从形象上难以区别善恶。而达·芬奇对人的形象和心理作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能从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中洞察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表现出来。所以有了手握钱袋紧张后退的犹大。有传言说,当时修道院请大师作画是按时付酬金的,可他很久画不出犹大的表情动作,一直在思索,院长觉得太拖沓,十分恼火,并打算扣他的工资,大师便很自然地以院长为模特画了犹大。


短短十五分钟,参观时间结束,无任何停顿,下一批人又急匆匆的进来。游客们在管理员的催促下,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有时候不朽之所以能称为不朽,似乎很没道理,又或许让人不得不服。《最后的晚餐》可算得上是全球最知名画作之一。去的时候,我还隐隐害怕会有“不过如此”的失落感,然而站在它的面前,第一时刻就被击中,他的震撼力不容置疑,却又说不上具体是哪些好,只觉得内心像被洗过一般清洁。或许这就是宗教画最终目的。而它竟然感动了一个内心没有信仰的人,这难道不是奇迹吗?



梦幻的米兰主教堂


这座哥特式的巨大教堂仿佛凭空托起了一个巨大的梦幻。从始建到建成共花费了六个世纪,内外部一共6000座雕塑,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站在那些华丽的廊柱和花窗棂上的雕塑,大多有着一副肃穆的面庞。在教堂的顶端,135座尖塔直冲云霄,每座上面都站立着一位圣徒,他们默默俯瞰着整座城市。



华丽的大教堂正面,游客们从地铁站一钻出来就能看到它,好多人忍不住“哇”地一声喊出声来——一座城市能拥有这样美丽的建筑,是一件多么骄傲的事情啊!



圣徒默默庇护着这座城市



造型生动的人物雕塑矗立在大教堂外部的每一处



这些人物中有人在痛苦中挣扎,有人紧紧相依,有伟岸的英雄也有形容丑陋的魔鬼



修建教堂似乎是一件与效率无关的事情——所有与宗教相关的行为都是,譬如修行、朝拜、供奉。宗教是反效率的,因为那意味着对结果的热忱,真正的虔诚应投注在无尽绵长,无知无觉的过程中



教堂内部朴素庄严,有许多信徒默默地点起烛光,念念有词的祈祷,而作为异教徒的我们只是匆匆游客,无法融入这庄严的氛围,非常难受


下午6点钟,天色开始变得阴暗,米兰大教堂旁的伊曼努尔二世豪华购物中心人头攒动,浮华的夜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汹涌的人浪仿佛从四面八方涌来。我们还是选择了急流勇退。因为当日恰好没有任何歌剧演出,因此我们也失去了进入斯卡拉剧院感受一番的机会,成为米兰最大的遗憾。


拐过几条巷,到早晨路过的布雷拉美术馆附近一家看起来很温馨的酒吧坐下,点些披萨和意面。旁坐是一个美国人,问我在米兰停留多久,我说只有一天。他做了一个难以置信的表情。然后说,我被派到这里出差,可以住满一年,我有的是时间慢慢逛。他努力用不太熟悉的意大利语点菜,显示出一副充分融入当地文化的自信心来。真令人羡慕。



在米兰“最后的晚餐”,各种调料烹制的海鲜烩饭看起来很吸引人


饭后,在游人褪去的宁静街巷散步,看着天色暗下来。那些有生活气息的小商店、小药房和只摆得下几张桌子的小餐馆,都让人那么欢欣雀跃。在街边的小超市以不可思议的价格采购了大盒新鲜的树莓和蓝莓。让我几乎已经有了一些“我住在这个城市”的错觉了。



米兰街头一隅


步行前往米兰的中央车站,看着天空迅速地从夜幕初降时分晕染着粉色霞光的浅蓝色,转换为星光闪烁的深蓝色。抬头看见那些中世纪风格的巨大公寓里开始亮起居家的橙色灯光,依然静悄悄的,听不见孩子的欢笑和电视的喧闹。但食物、美酒的气息,已经淡淡地融在了夜的气息中,丰富着对于每道门、每扇窗背后的想象。那么陌生,又那么熟悉。


——她是我理想中城市的样子,尽管在我离开她时,心中才涌起这一种确切的感受。




本文节选自豆瓣阅读自出版作品

《浮光碎影意大利》



浮光碎影意大利

作者 Julia


作品讲述了十二天、十座城、七座美术馆、两条自驾线路的意大利梦想之旅,也传达了作者对城市文化保护之反差的一些思考。


一路走来,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一个领土面积如此之小的国度,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人文景观能保存如此之完好,几乎每座城市都散发着强烈的个性魅力,仿佛住在那里的人们都不必担心“现代化的进程”,可以安心把属于自己的房子、信仰、习惯、厨艺、姓氏和容颜,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直到地老天荒;而我们有着广阔的领土,56个民族,却非要向着“千城一面”的现代化一路狂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