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建筑元素

 乐哥乐哥 2016-10-14
摘要 中国古建筑中门的装饰性反映了古人的智慧、生活标准和审美情趣。它的装饰性多表现在门的材料及图案纹样的选择上。古建筑门的材料及图案纹样的选择反映了古人和谐自然、崇尚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心理反映。同时,从古建筑门的装饰材料与纹样中也给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一些启示。
  关键词:古建筑元素 门 装饰性
  装饰,在中国古建筑元素门的运用中尤为显著。中国古建筑门的装饰性多表现在门的各个组成部分、材料及图案纹样的选择上。中国古建筑门的材料多用木材、石材等自然材质;装饰纹样多为传统题材,例如,龙、狮子、蝙蝠为常见之物,植物中的牡丹、菊花,器物中的博古、琴、棋、书、画,寿字、万字符,文字福、禄、寿、喜等多是反映古时人们祈福纳祥,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情体现。同时,门的装饰也因地域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民风、民俗。这些在门的名称分类中得到体现。
  《阳宅十书》中说 “ 大门吉, 则全家皆吉矣, 房门吉, 则满屋皆吉矣”。居者最关心出入平安。在民间就有“门望”、“门风”、“门脸”一说,这就表明“门”在老百姓心里占的位置是很重要的。门是建筑的出入口。素来有“门脸”之称。既然称“脸”,装饰门脸就如人们打扮自己的面容一样受到重视。古建筑门的装饰能反映出主人的人生理念、志趣和爱好。古人通过大门上的图案把忠、孝、仁、义的道理标准;福、禄、寿、喜的人行追求;渔、樵、耕、读的理想生活的心情都在门上表达了出来。
  门的组合名称很多,中国乡土古建筑的门由门钉、门头、看叶、铺首、门脸、门簪几个部分组成。古代的门多用木头做成,由长条木板左右拼合,称为板门。其构造方法是用几条横向的腰串木,上下均匀地分布在板门之后,再用成排的铁钉将木板与腰串连在一起,这里有规律的铁钉称为门钉。如果是宽度较大的板门,还在门的上下两头包上铁皮,这种方法可以增强板门横向的联系,这样的铁皮就叫为“看叶”。
  门是进出自由的出入口,它的功能就要能开能关,如果有外人来访就要敲门,主人外出要锁门,故板门上要装门环和锁链,这种门环称“辅首”或“门钹”。由于长年的风吹日晒和雨打,门是很容易被损坏的,于是板门多刷油漆来进行保护。故,这些门钉、看叶、辅首、油漆既具有保护板门的实际功能,又在匠人的加工下成了别具一格的装饰。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来谈一下门的装饰性。
  一 门的装饰性体现
  1 门钉。门板上的门钉成行、成列地按数字整齐地排列着,具有重复的形式美和数字的文化意蕴。例如,帝王宫殿大门上有八十一枚门钉。因为在中国古代的阴阳学将天下万物分为阴阳,男为阳,女为阴;在数字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九为阳数中最大的数字,帝王是属阳的,故在宫殿大门上的门钉被规定上下共用九行,左右九颀一共八十一以表示高贵。《?冠子?度万》有:“天地阴阳取稽于身,故布五正以司五明。主张天人同文,地人通例,神形相调来把握天地阴阳的特点”。其次还有三、五、七的数字。例如,于七《易》复卦彖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日指的是冬至前七天从无阳到一阳复?的七天孕育时期,天象的这种运行被概括为自然运动的周期性规律。也蕴涵了与自然相同的生生不息生命规律的契合。”
  在民间,农村里寺庙、祠堂、住宅的大门门钉都是从外往里,穿过木板和腰串,牢牢地将木板拼合成一块门板,圆形的钉子头则露在门板的外面,这些门钉仍然是整齐有序地排列着,仍构成形式美。
  2 看叶、辅首。铁皮或铜制的看叶上压出如意,万字等纹样象征吉祥如意。我们现在常常见到的辅首多是一个兽头,口中衔个门环,这兽头是根据一段传说而来的。据《百家书》是记栽:“公输班见水蠡,谓之曰:‘开汝头,见汝形。’蠡造出头,般以足画之,蠡遂隐闭其户,终不可开。因效之,设于门户,欲使闭藏当如此固密也。”公输班人称木匠祖师爷,蠡在古代即为螺,螺有外壳,遇到不利情况,会将身体缩入壳内以保安全。故在大门上用螺的形象做辅首,象征门的坚固安全。随着代的变换,现在宫殿大门上的辅首,经过工匠的再创造,已由螺变成龙的九子“椒图”的兽面了,其威力要比螺大。
  民间门板上的辅首,一副圆形的门环,用铁板固定在门板上,这块铁皮可以做成圆形、星状形、多角形,有的还在上面刻出各种花纹。小小一副门环,有时也做成竹节状,或在上面压出花纹。有的工匠看到门栓来回抽动,其一端的铁头很紧,易损坏门板,于是在门板上安一小块铁皮,并把这块铁皮做成鱼形、花形,甚至刻上人物。从这些乡土建筑的门上,我们可以看到门钉、看叶、辅首这些元素在有实际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装饰性。它使我们看到建筑装饰的“原创性”,这种“原创性”的装饰朴素自然,这现代生态设计理念相符合,即简洁美。
  3 门簪。门板是安装在门框上的,门框是由左右两根框柱、一根框回定在墙上或两根立柱之间的。“连楹”是固定在门轴的一根横木,“连楹”两头开出一个圆形孔,大小正好在门的上轴。如果门不宽就用两只木栓,门宽就用四只,门栓的位置与形态宛如妇女头上的发簪,很是幽雅端庄,故被称作门簪。门簪被加工成为圆形、六角形、八角形、花瓣形并敷以色彩。在门簪上有的还会写“吉祥如意”、“福禄寿喜”等字样,有时还刻成牡丹、菊花等吉祥纹样。
  4 门枕石。门枕石都是用石料做的,因为它不仅要固定门轴让它转动,还要承受门扇的重量,根据它的位置与作用,取名为门枕石。在门枕石上多会刻上“梅、兰、竹、菊”、 “福”、“禄”、“寿”、“喜”等图形。
  5 门头。在民间古建筑的门板左右有两根木柱,上面一条横木组成门框,框内安门扇,门框上面有简单的屋顶,可以遮阳和挡雨,这门上的小屋顶称为门头。后来,门头遮阳挡雨的功能日渐消退,门头的屋顶挑出部分越来越小,而屋顶上下的构件越来越复杂,成为罩在大门上面一种特殊装饰,又称门罩。例如,安徽宏村的古民居。门罩的整体造型很讲究,左右对称,各部分疏密相间,构图匀称,灰色的砖,白粉墙,色彩素雅,造型端庄。也有十分繁缛的雕刻,各地风格各异。门头上的装饰内容多为传统题材,例如,龙、狮子、蝙蝠;植物中有牡丹、莲荷、菊花;器物中的博古、琴、棋、书、画、寿字、万字等,有的甚至将传统戏曲内容以雕刻的形式出现在门头上。   6 门脸。门脸是在门头的基础上向门的两侧延伸的部分。常见的形式有用石料和木料做成门框,在门框两侧用砖或石或木料做出壁柱,由地面向上,连着门头,形成在门的四周形成一副完整的门脸。四周为青石、灰墙,白色宅。例如,安徽黟县建筑,从门头、门脸的形态看,都保持一种简洁而明快的风格。门头有梁枋、雀替,屋檐下的斗拱支撑着屋顶的出檐,大门的两侧用砖砌的立柱,柱上连着门头就成了门脸。这些砖雕都有规律地分布在梁枋上,相互之间有间隔,往往留出少量的白粉墙使门头形象更显清秀。这些砖雕表现内容丰富,有龙、狮、蝙蝠等动物,有的还有各种植物,这些图形多采用浅浮雕,平整而不唐突。
  门的色彩也是很讲究的。唐代诗人白居易《伤宅》诗云“谁家起第宅,朱门大道边”朱者,红颜色也。在封建社会里,大户人家都爱用朱红色大门,在宫廷建筑上多用红色、黄色,因为红、黄色有富丽华美之感,而民间的建筑多用青砖、灰瓦、白墙,以显朴素、清丽之美。例如,北京故宫是红门金钉,以显高贵。民间多青瓦白墙,例如,徽州古民居,金宛若水墨画,清新自然。
  二 门的附加装饰内容
  在民间,门板上除了传统的门神、对联之外,还有香插、元宝、五色布以及因四季不同而更换的装饰物。这些随季节而更换的装饰物,反映了老百姓朴素的生态自然观。
  1 贴对联、门神。直到现在,在乡村都有贴对联的习俗。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换上鲜红的新对联,家中若有老人仙逝,春节时,门上要换贴白纸黑字的挽联。有的地方还有固定的习俗,在丧事第一年,大门上规定贴蓝色对联,第二年或第三年换绿色,内容也相应要改。除丧事外,对联都是以吉祥话语为主。
  2 元宝,即古代的钱。用纸剪成元宝形,讲究的用金纸,外贴红喜字,一般用红纸剪成,外贴有黄纸剪成的花纹。有时在元宝中插几枝柏树枝,元宝纳财接福,加上柏树长寿,无论是造型、色彩和象征意义都是吉祥的。
  3 香插用竹筒做成,外面包一层红纸,挂在门上用作插香,每逢节日,插上几枝香,表达主人敬神祭祖的虔诚之心。
  除此之外,门的上方,还挂着或画着辟邪之物。例如,挂在门口的照妖镜,即挂一面小镜子在门口,传说作辟邪用。
  除了这些相对固定的装饰物外,乡村古建筑还有不少四季更换的装饰。例如,清明门上插柳条,象征新春来到;端午门上挂把艾叶,避邪杀菌,防止瘟疫;秋季,门上挂稻穗、辣椒,象征丰年,红红火火。
  三 门装饰的表现手法
  在中国乡土古建筑中的大门,其装饰表现手法多是简洁大方。而在其它门的装饰上则更为丰富。因古时的门多是木制的,故依附在门上的装饰也以木雕为主要手段。木雕的手法归纳起来有透雕、深雕、浅雕、浮雕、贴雕,有时还是几种雕刻手法综合起来用。例如,在绦环板上要刻画一组人物和情节俱全的画面,经常同时用透雕、深雕、浅雕、浮雕等几种手法来完成,这样就会把人物的主次关系、建筑、背景的相互穿插组合表现得更加完美,这样画面就会更富有层次感,更具有真实感。
  在中国乡土古建筑中装饰中既保持传统定制,又有地方的多样性,地域性特征,从而使民居建筑从总体到装饰都呈现出更加生动活泼、更为丰富多彩的面貌。例如,在内门格扇上,把雕刻装饰部分按主题搭配不同色彩,红花、绿叶、棕色树干、白色的鸟,在有情节内容的整幅雕刻中,人物衣冠都细描出相异色彩,五彩缤纷。
  门在广大农村,大量的建筑只是用当地的材料,依靠当地工匠,采取当地的传统技艺去修建,例如,在古建筑的北京地区装饰。《易传?象》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反映在建筑材料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民居中大量自然材料的运用就是这“天人合一”的体现。在古代交通不便,交流很少的情况下,形成各地不同的形式风格,从而产生各式多样的门的装饰特点和风格,也是节省资源的反映,这也反映出事物两面性。
  可见,中国古建筑门的装饰性既具有中国传统审美,又具有现代构成形式美,还符合现代生态设计理念。它体现出古人的智慧、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也反映古时人们祈福纳祥向往美好生活的心境体现。中国古建筑门的装饰性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这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人造化纤材料的运用形成了反差,也能给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一些启示。同时,在建筑装饰上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片绿色遐想的应用空间。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设计的迁移价值研究》,课题号:鄂教思政函【2013】1号 13y078。
  参考文献:
  [1] 王君荣:《阳宅十书》,华龄出版社,2006年版。
  [2]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 杜玉彩:《“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应用》,《齐鲁艺苑》,2006年第3期。
  (龚忠玲,湖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