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让学生经历较复杂统计表的产生过程(我的五年级教学札记)

 hankagou 2016-10-14

让学生经历较复杂统计表的产生过程

                             ——我的五年级教学札记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牛献礼

 

    学习“较复杂的统计表”,要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以统计表整理数据以及数据分析的全过程,其中,“让学生经历复杂统计表的产生过程”是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必须让其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数学。应该如何教学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案例:

    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咱们国家早在三十多年以前就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也就是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儿。所以,现在大多数家庭里都只有一个孩子。但是,也有一些家庭里不止一个小孩。咱们班同学的家里会是什么情况呢?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

    生(兴奋地):想!

    师:那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统计一下咱们班同学的家里分别有几个小孩(板书课题:统计)。

   思考:选择什么内容作为统计的教学材料呢?北京版教材中提供的材料是“电器连锁店中四种家用电器的销售情况”,尽管这也是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但却离儿童的经验世界太远,教学中也很难让学生经历这些销售数据的收集过程。考虑到任教班级学生基本来自农村,许多孩子并不是独生子女。于是,就选择了“全班学生家庭中的孩子数量”作为教学材料。有趣的内容与学生的经验紧密对接,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数据的现场收集和整理过程中来。)

    师:咱们先来统计一下男生家里的情况。

    现场调查,搜集男生家里小孩的数据,整理成如下统计表:

数量

一孩

二孩

三孩

男生

12

5

1

    师:再来统计一下女生家里分别有几个小孩。

    现场调查,搜集女生家里小孩的数据,整理成如下统计表:

数量

一孩

二孩

三孩

女生

8

3

1

    师:如果想了解全班同学家里分别有几个小孩,又该怎样整理数据呢?

    生:可以把男生和女生的数据放在一起。

    生:可以把两张表合并成一张表。

    师:怎么合并呢?请你在练习本上试着制作这张统计表。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出统计表,然后全班交流。

    出示生1的作品:

数量

一孩

二孩

三孩

合计

男生

12

5

1

18

女生

8

3

1

12

    师:在这张统计表中,“合计”算出的是什么?

    生:“合计”算出的是全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出示生2的作品:

数量

一孩

二孩

三孩

男生

12

5

1

女生

8

3

1

合计

20

8

2

    师:这张统计表中也有“合计”,“合计”算出的又是什么呢?

    生:“合计”算出的分别是一孩、二孩和三孩的总数。

    师:你觉得哪张统计表更便于了解全班同学家里分别有几个小孩呢?为什么?

    生3:我认为第二张统计表更便于了解,因为它合计出的分别是一孩、二孩、三孩的总数,而第一张表合计出的是男、女生人数,跟问题没多大关系。   (其他同学都表示赞同)

    师:那么,对于第二张统计表,你们还有什么修改建议吗?

    生1:我觉得表格左上角的那个空格可以分成两部分,一个表示数量,另一个表示性别。(在黑板上画出如下图)

 

                        数量           

                   性别

    师:大家觉得这个建议好不好?表格左上角的那个空格叫做“表头”(板书:表头),把它分成两部分后,横着对应的就是“孩子的数量”,竖着对应的就是“学生的性别”。还有别的建议吗?

    生都摇头表示没有了。

    师继续启发:从表头看,只表示横向和竖向两栏,可是,表格里还有这么多表示“人数”的数据,能在“表头”里表示出来吗?

    生:可以再增加一个“人数”,可是分成三部分该怎么画呢?

    生2(自告奋勇):我会画。

 

                       数量

                   人数

                 性别

    全班同学对生2报以掌声!

    师:大家对这张统计表还要还有什么好建议?

    生:我觉得要给统计表添上一个名称,要不然别人不知道你统计的是什么。

    生:我认为还要添上“日期”,要不然到了明年、后年,数据可能会有变化。

师: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建议!现在我们一起把统计表制作完整。

师生一起重新制作统计表:

                  五(1)班同学家庭孩子数量统计表

                                                  2015年12月

         数量

人数/人

性别

一孩

二孩

三孩

男生

12

5

1

女生

8

3

1

合计

20

8

2

……

   (思考:怎样让学生经历复杂统计表的产生过程,从而对统计表的价值有更深刻的体验呢?上述教学中,先从两张简单统计表入手,通过质疑:“如果想了解全班同学家里分别有几个小孩,又该怎样整理数据呢?”,引导学生想到“把两组数据合并在一张统计表中”。接着,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制作较复杂的统计表,并把之后的交流重点放在“表头”的表示方式上。最终,经过教师的不断质疑与追问,学生的思维不断得以优化,较复杂的统计表不断修订完善。教学中,学生们的思维活跃,创新火花不断迸发,这缘于教师的信任与放手,缘于教师适时的追问与质疑。这个案例也再次说明,学生“有效的学”离不开教师的点拨与引导,“画龙”还需“点睛”,没有“点睛”的龙是不能腾飞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